隨診記者:霍營
隨診時間:2日
隨診地點:哈醫大一院心理科門診
出診醫生:心理科孫海蓮主任醫師
生活報2月7日訊 2日,記者來到哈醫大一院心理科門診看到,診室門口聚集了不少前來就診的患者,而導診臺上的告示牌上寫著:心理科今日已停號(號已掛滿)。一位沒掛上號的患者失望地說,她是從肇東特意趕來的,沒想到看心理科的人這麼多,還需要提前預約。記者了解到,春節過後,心理科的就診量就呈現上昇趨勢,學生和空巢老人前來諮詢的較以往明顯增多。
空巢老人思兒成疾
家住哈市的崔老太今年62歲,自從初六兒子回外地工作後,她就開始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總是一個人默默流淚。『兒子沒回來時我天天盼著,乾什麼都特別起勁,春節兒子在家只呆了5、6天就走了,我這心裡空落落的。』
孫海蓮主任說,每年春節過後,都是一些子女在外工作的空巢老人的抑郁高發期。從春節前的翹首企盼,到春節期間的喜悅,再到節後兒女離家的孤獨失落,老人的情緒難免會出現大起大落,一些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極容易在這個時期誘發老病。因此,節後老年人要及時進行心理調適。可以找鄰居聊天,還可以進行一些體育鍛煉。此外,在外地工作的子女也要多給父母打電話聊天。
大學生過年不想回家
在南方上大學的小孫已經三年沒回家過年了,今年他終於趕在除夕前一天回到了家中。孫爸爸高興地拉著兒子說話,不斷叮囑他抓緊把英語四六級過了,和同學搞好關系,不能過早談女朋友等等。小孫越聽越煩,索性關起門玩上了電腦。在和醫生的交談中,小孫說:『我不是不想回家,可是一想到爸爸教訓個沒完,耳朵就嗡嗡直想。』
孫主任說,一些大學生在經歷了幾年的大學生活後,思想和生活都變得較為獨立,如果家長還是一味用訓斥和命令的口吻與其交談,很容易造成雙方矛盾的激化。
一句責怪
讓女孩變自閉
初二女孩文文因為一件小事與同學鬧了矛盾,受了委屈。回家後她向媽媽講述了在學校的遭遇,沒想到媽媽卻丟來一句:『不要老是說別人的不好,這都是你的錯。』從那以後,以前活潑可愛的文文變得沈默寡言,放學後常常把自己關在屋子裡,春節期間家裡來了客人,也不出來。
據孫主任介紹,近幾年,來醫院心理科諮詢的中學生漸漸多了起來。她認為,在中學生階段,一方面孩子的學習壓力很大,另一方面也是孩子心理形成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因此會有很多心理衝突發生。她建議,家長應適當調整自己的心態,放下面子,用心傾聽孩子們的心聲,不要過分強制讓他們去做不喜歡的事情。發現問題時及時與孩子溝通,不要等到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再尋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