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6日訊 幾天前,奄奄一息的金教民老人囑托老伴給省眼庫打電話,告訴他們千萬別忘了等他死後來取眼角膜,他只能為社會做這點貢獻了。昨天,記者同省眼庫工作人員驅車趕到成高子鎮,感受幾位普通老人不平凡的『捐獻夢』……
病重老人要圓捐獻夢
昨天,記者來到成高子鎮的金教民老人家裡,屋子裡十分簡陋,老人的意識已有些模糊。74歲的老伴姜貞順握著前來慰問的工作人員的手說:『捐獻遺體和角膜是老頭的心願。』姜貞順告訴記者,夫婦二人都是朝鮮族,兒子和女兒很早就去韓國工作了。金教民以前是水利灌溉站的工程師,受過高等教育,聽說鄰居劉雅麗要捐獻遺體和角膜,金教民和妻子商量決定也要捐。金教民重病中仍不忘囑咐老伴,姜貞順忍痛給省眼庫打了電話。
母女四人共簽捐獻書
就在記者與姜貞順聊天中,屋裡又走出一位老人,姜貞順急忙向記者介紹,就是這位叫劉雅利的老人帶著他們老倆口去簽捐獻協議的。劉雅利說,她今年81歲,早在抗美援朝時期就加入到醫療隊伍中,曾是阿城區人民醫院的一名護士長。她不僅自己主動捐,還動員3個女兒和她一起捐。
『現在無償捐獻遺體和角膜的人太少了,動員全家一起捐,就是想在社會上倡導一種無償捐獻的氛圍,讓更多人受益。』劉雅利激動地說。
前來探望金教民老倆口的由萬春今年60歲,得知老人簽訂了無償捐獻遺體和角膜協議後,也主動找工作人員表示要捐角膜。
無償捐獻讓愛心傳遞
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院長、省眼庫主任劉平教授告訴記者,目前我省因角膜疾病致盲的患者有3萬多人,其中有50%的患者可以通過角膜移植重獲光明,但目前每年捐獻者卻很少,去年是捐獻最多的一年,有50人捐獻角膜,有近百人通過角膜移植手術而重見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