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黑河市生態市建設進展大亮點多
2012-02-07 11:17:03 來源:東北網-黑河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7日訊 2011年,黑河市充分發揮區位獨特、資源豐富、生態優良三大優勢,突出市城區的主體地位和帶動作用,啟動了國家級衛生城、環保模范城和園林城創建工作,深入實施“三優”創建工程,生態市建設碩果累累,亮點紛呈。

  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再掀新高潮

  山無樹不秀,城無樹不美。2011年,在鞏固“三年造林會戰”綠化成果基礎上,黑河市適時啟動、高位推進“五年綠化行動”。全市累計投入造林綠化資金2.71億元,完成造林38.71萬畝,完成封山育林23萬畝,建立義務植樹或主題林基地102個,有39.5萬人次參加了義務植樹活動,共植樹116萬株。完成“三化”草原治理0.44萬畝,退耕還草0.35萬畝,實行禁牧、休牧2.5萬畝。全市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4420公頃,共完成水土保持工程投資1221.6萬元,其中孫吳縣東北黑土區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工程完成治理面積20公頃,完成項目投資140萬元。全市有四個地質遺跡保護項目獲批,其中,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地質遺跡保護及能力建設項目為國家級,投資預算800萬元;省級3個,投資預算9400萬元。省政府正式批准我市建立引龍河、平山、乾岔子、都爾濱河四處省級自然保護區,全市自然保護區佔轄區比例達到13.85%。愛輝區和五大連池市被環保部授予“國家級生態示范區”稱號,全市“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增至3個。同時,黑河市還組織完成了總投資270萬元、總面積3萬平方米的遜克縣廢棄礦山地質環境項目,目前已通過驗收。

  城市建設又上新臺階

  城在景中,人在畫中。2011年,黑河市按照建設濱水生態園林型現代化口岸城市發展定位,全面啟動了國家級衛生城、園林城和環保模范城“三城聯創”活動,“三優”文明城市建設不斷深化。立足“鑄魂、提品、增綠、靜音”,從完善城市功能、打造特色景觀入手,進一步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污水及垃圾處理廠建設、城市綠化、棚戶區改造等工程。全市城建基礎設施投資6.2億元,其中,市區2.7億元。新建、改建及擴建道路49萬平方米,新建供水管道26公裡,新建排水管線28.8公裡,新建改造供熱管網100.5公裡。黑河市、五大連池市、北安市、嫩江縣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遜克縣污水處理廠正在建設中。黑河城區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完成投資1850萬元。市區栽植樹木25651株(叢)、綠籬780平方米、草坪7000平方米、種花1.3萬平方米,新增綠地面積8.5公頃;維修城市道路6.6萬平方米,投資720萬元;5條主要街路通信架空管線轉入地下,市容市貌和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城市品位在提檔昇級中彰顯特色。

  生態產業取得新發展

  2011年,全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3%。完成了黑河龍源風力發電一、二期工程,開工建設了愛輝區金灣、遜克烏二水電站及嫩江凱迪生物質發電項目。對黑河市華能鋼鐵冶煉公司等4家企業2臺5噸煉鋼爐、6臺6300KVA固定式爐體工業硅礦熱爐進行拆除和改造昇級。推廣高效節能照明產品近10萬只。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業發展迅猛,全市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面積達到850萬畝,有16個產品通過有機、綠色食品認證。

  黑河市將生態旅游與整體旅游發展融為一體,突出保護第一的理念,有序開發生態旅游資源。積極推進各相關景區開展創建國家A級景區工作,旅俄華僑紀念館、愛輝國家森林公園和新生鄂倫春民俗旅游區通過省旅游局初評驗收,五大連池風景區管委會累計投資15323萬元對景區景點進行全面昇級改造。消費經濟在旅游牽動中急劇昇溫,全市共接待國內外旅游者315萬人次,實現收入42億元。

  農村人居環境有了新改善

  黑河市將生態市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2011年,“三優”文明建設向小城鎮和農村延伸。結合我省新農村建設“十有”星級村建設,全面啟動實施“三帶百村”工程,30個中心村、37個項目完成投入2.2億元。全市完成村屯綠化1.88萬畝,綠化村屯493個,創建省級綠化標准村屯122個、高標准村屯48個。篩選上報包括農村集中飲用水源地保護、垃圾處理和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等申請中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17個。進一步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生態鄉鎮和生態村建設“抓點、帶線、促面”取得好成績,有9個鄉鎮被命名為省級生態鄉鎮,41個村被命名為省級生態村。愛輝區新生鄂倫春族鄉國家級生態鄉鎮、愛輝區愛輝鎮外三道溝村國家級生態村申報通過省專家組現場核查和環保部材料復核。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