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8日訊 對於我省一些小額貸款公司來說,現在是乾著急,很多業務做不了,不是因為客戶不合格,而是手中無資金周轉。『剛回籠的資金,馬上又被放走了,賬上幾乎沒有現金。現在只能靠注冊資金在做,但這點錢不夠乾啥的。』7日,哈市香坊區農商小額貸款公司總經理張國敬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資金少、業務無法擴展已成為我省多數小額貸款公司撓頭事。2009年1月,黑龍江省政府下發《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做好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的通知》,截至目前,獲得政府部門審批的小額貸款公司有343家,開業270家,共計注冊資本80億元。然而,受制於資金少、融資難、政策不靈活以及前景不明朗等多種問題,這些小額貸款公司『無款可貸』、稅收負擔重、只貸不存等矛盾逐漸暴露出來,導致生存發展陷入困境。
1
生存現狀
無款可貸公司『冷清清』
7日,記者在位於哈市珠江路的農商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大廳裡看到,整個大廳裡只有幾位工作人員坐在電腦旁整理資料,見有人進來,他們只抬頭看了看,就又低下頭去。當記者提出想要辦理貸款時,前來接待記者的該公司總經理張國敬則稱,目前公司沒有周轉資金,貸款至少要等一段時間纔能辦理。
張國敬說,公司注冊資金5000萬元,這些錢基本都貸出去了,目前很多業務都做不了。員工一個月的工作量,幾天就乾完。因為沒有資金來源,導致一些優質客戶流失。他感受最深的是,旺盛的金融需求催熱了小額貸款市場的火爆。
去年4月成立的哈市南崗區隆順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營業僅幾個月發放貸款50多筆。但采訪中,隆順小貸公司董事長孫德福卻爆出了冷門:『資金斷流讓部分小貸公司業務陷入停頓,我也算一個。』據介紹,該公司現手中資金基本用完,沒有多餘資金『動彈』了。
作為『草根金融』,小額貸款公司是銀行的必要補充,一般小貸期限為3-6個月。據張國敬講,他們公司主要的客戶群體是農戶和微小企業。高峰時,公司有300多筆業務1000萬元是貸給農戶的,可現今農戶貸款比例不到一成。『客戶主要群體已變成微小企業。』有這樣的轉變,原因是農戶貸款有五六十萬已經『追不回來』。
張國敬說,當初為了擴展業務,公司很多業務員到農村發展客戶,給農戶貸款月息僅1.62%。可由於信用、自身客戶選擇等問題,按期還款的只佔50%,逾期還款70%,而貸款基本靠五戶聯保方式,沒有抵押物,30%的貸款根本要不回來。
哈市道裡區億達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邊一倫認為,中小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大,他們又難以從銀行獲得貸款。而小額貸款公司沒有銀行繁瑣的貸款流程,又區別於不合法的高利貸,它的出現滿足了中小企業對融資的需求。旺盛的市場需求,使得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就把5000萬元資金都貸了出去。可是節後由於沒有過多資金周轉,超過200萬元以上的業務只能讓借貸者『等待』,或提前預約。在放款沒有回籠之前,暫時不能進行新的業務合作。可以說,現在大多小貸公司沒有現成的錢等著放出去。對於那些找上門急於用錢的客戶,只能望而興嘆。『現在我們小貸公司的境況很尷尬,有資金流時擔心沒有客戶,款全部放完後,又無款可貸。
記者走訪了哈市多家小額貸款公司,得到的回答均是:要想貸款,最少要等上10天半個月。理由只有一個,錢都放出去了,現正在回籠,目前無錢可貸。
2
發展瓶頸
融資難稅收多政策不寬松
『政策控制太嚴,銀行貸不出來,只能用公司自己的資本金(注冊資本)維系,但這種維系很艱難。』說到這個問題,張國敬、邊一倫等感同身受。他們表示,小額貸款公司的資金來源為股東繳納的資本金、捐贈資金以及來自不超過兩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融入資金。按規定,小額貸款公司可以從商業銀行獲得不超過資本金50℅的批發貸款,但他們聯系多家銀行,終未能獲得貸款。銀行的理由是,小額貸款公司屬於工商企業而非金融機構,商業銀行不能按照同業拆借等方式批發資金。如果走貸款渠道,資金成本對小額貸款公司來說非常高。如果以創新金融產品來融資,則要從地方上報總行和監管部門,程序非常復雜。
省小額貸款行業協會會長曹濱順認為,小貸公司應該屬於金融業范疇,但卻按企業化管理,稅收按25%收取,未享受到國家相關優惠政策。對於『免二減三』優惠政策,在我省卻行不通。我省小貸公司根本沒享受到『優惠』。
哈市呼蘭區德旭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旭說,按規定,小貸公司要擴大資金規模有兩種途徑,一是股東增資擴股,增加資本金;二是引進銀行融資。目前來看第二條途徑沒有進展。當前小貸公司面臨的最大難題在於融資渠道有限。
采訪中,一些貸款公司負責人稱,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了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向好政策,可是整體信譽環境不好,政策不寬松,落實不到位,是制約小額貸款公司發展的瓶頸。我省出臺的相關政策針對性少,操作性不強,不靈活、不寬松。如同樣的一家銀行,深圳的小貸公司和銀行能夠合作辦理授信業務,黑龍江卻不能做。
3
呼吁扶持
建議政府鼓勵股東增資
記者調查發現,在農村,小額貸款公司頗得民心。3000元、5000元、一萬、兩萬,無論多麼小的資金,都可能成為農民事業發展的絆腳石,而小額貸款公司恰恰解決了農村小型加工業、小型養殖業的燃眉之急。滿足農村金融市場需求、面向農戶和中小企業主,這原本就是成立小額貸款公司的最初目的,我省的小額貸款公司顯然已實現了這個目的。但是『建議政府出臺利於我省金融信貸環境的政策,加強行業規范,並出面擔保,允許向大股東借款』,這是記者采訪調查中聽到的最多話題。
泰富小額貸款公司總經理揣雲輝認為,由於受制於『只貸不存』的限制,目前小額貸款公司要想發展壯大,只能走增資擴股的路子,但收效甚微。
按規定,小貸公司不允許向大股東借款。揣雲輝建議政府出面擔保,鼓勵單個股東盡可能增加自有資本金,可以通過政府搭建的『融資平臺』或資本市場去吸納企業法人、社會組織及社會捐贈資金入股增資。同時,還應該考慮在小貸公司的起步階段給予稅收優惠。揣雲輝稱,內蒙古等地就參照信用社的改革政策,在小額貸款公司成立的前三年,實行營業稅減半、所得稅全免的政策。我省可借鑒外埠經驗,促進小貸公司健康發展。
如何讓小額貸款公司有奔頭、有出路,廣順小額貸款公司董事長曹濱順表示,有『草根金融』之稱的小額貸款業務,其放款迅速、體制靈活、方式多樣的優勢,正在成為傳統金融『正規軍』的有益補充,大有可為。但在資金來源上,法律允許范圍內,政府部門應該給小額貸款公司開『口子』,解決融資難,突破發展瓶頸,建議我省政府部門出臺利於金融信貸市場規范政策,加強行業監管,加大打擊非法信貸組織和個人力度。
農商貸款公司總經理張國敬說,按有關規定,符合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可改制為村鎮銀行,為小額貸款公司發展指出了一條出路。但村鎮銀行的發起者和大股東必須是銀行,如果小貸公司變身村鎮銀行,勢必公司話語權易主,相當於自己種樹,別人摘桃,這是很多小貸公司所不願意的。『這條路太漫長,我省急需出臺針對性強的政策引導,發揮小額貸款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