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3日訊 “就業、就醫、就學,件件難事都解決,居住、休閑、娛樂,天天日子都順心。”近年來,我省森工總局通北林業局以關愛民生、改善民生、惠及民生為中心,著力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推進社會公益事業發展,紮實推進民生工程建設,林區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不斷提高。
推進產業發展,保障民生。通北林業局堅持以加快發展經濟為基礎,通過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重點發展多元產業,推進了林區經濟快速發展,使一些普遍關注的突出民生問題得到解決。依靠65萬畝土地做強做好種植業,現已成為支柱產業,林區職工在木材生產大幅度減產後靠土地生存,靠土地再就業,靠土地發家致富。為了提高土地的經濟效益,先後投入4000多萬元進行土地改造,修築農田路,修建排水渠,增強抗災能力,變低產為高產,連續兩年種植業取得豐收,2011年糧豆總產量3.5億斤,產值達到5.2億,林場所人均收入4.2萬元。
大力鼓勵扶持林區職工創業,現已形成64家民營林產工業廠家,主要生產牙簽、棉球棒、工藝火柴等小精尖產品,使這個局的下崗和社會的閑散勞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安置。今年計劃建設佔地面積68萬平方米的工業園區,把現有的林產工業廠家全部遷進去,形成區域規模經營,整體統一管理的產業集群,實現小產品大產業、小企業大集群的產業發展模式,為林區群眾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推進教育資源整合、衛生條件提檔昇級。近幾年來先後投入700多萬元對學校進行維修改造、購置教學設備,中小學校全部達到標准化學校,對山上林場到局址就學的學生進行伙食補貼,對優秀學生進行表彰獎勵。投入700多萬元對醫院進行維修改造,購置先進的醫療設備,提高醫療水平,各林場、經營所全部建立標准化衛生所,配齊醫務人員,實現了小病不出場,大病不出局。不斷擴大養老金和醫療保險范圍,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大集體889人、混崗知青2645人、五七工2158人、非正規就業人員2938人,林業局居民基本等納入了養老保險,解決林區群眾的後顧之懮。
保證職工收入增長,是他們惠民生的重點工作目標之一。通北林業局連年調整職工工資,從2004年到2011年職工們的工資已翻了四倍多,2012年林業局職工工資上調了1000元。成為全省森工企業職工工資漲幅最多的企業。保證工資增長的同時,林業局還全部償還了陳欠工資7100多萬元。為了解決弱勢群體的生活問題,通北林業局充分貫徹上級有關政策精神,先後安置混崗人員3662人,並將1334戶3584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
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到2008年末,局址棚戶區佔房屋總面積的75%,林場草泥房佔房屋總面積的79%,歷經幾十年的風雨,職工住房是“彎著腰、拄著棍、陰天下雨掉眼淚”,遇有連雨天很多居民不敢入住,職工住房亟待改善。
從2009年開始,他們抓住國家為林區進行棚戶區改造的有利契機,在3年時間完成了棚戶區改造改造面積53.6萬平方米,局址全部消滅了平房,林場消滅了泥草房,實現了局址住宅樓房化,林場住宅磚瓦化。1萬多戶林區人,告別50多年蝸居,歡天喜地住進現代化的新樓,圓了林區百姓安居之夢。
今年這個局還將修建兩處休閑娛樂公園,內設3處萬米荷花水池、噴泉,並有假山和涼亭相傍,為林區居民提供一個休閑、娛樂、健身的新樂園。重新構建局址的交通網絡,建設兩縱四橫共6條總計6公裡長的新主街道,讓局址四通八達,交通便利。在新建設兩條商業街,繁榮林區經濟,滿足和方便居民生活需求。實現所有路都是水泥路,所有路都有路燈、所有路都有管護、所有路都是文明街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