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省森工工作會議2月14日在哈爾濱市召開。東北網記者 高長利 攝
東北網2月14日訊(張旭光 記者 高長利)記者從14日召開的全省森工工作會議上獲悉,黑龍江省森工林區2011年深入實施“四八四三”發展戰略,著力保生態、抓發展、促轉型、惠民生,呈現出增長加快、社會和諧、民生改善的發展態勢,全年完成產業總值389.7億元,實現了“十二五”良好開局。
生態建設為先 “兩大工程”啟動實施
2011年,黑龍江省森工林區啟動實施了天保二期工程、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轉型規劃,天保工程投資54.6億元,完成了生態建設、森林培育、資源管理等任務。森工林區木材產量已由419萬立方米調減到140萬立方米。為加強生態建設,森工林區還整合撤並了99個林場(所),生態移民1.63萬戶、4.4萬人。
據統計,森工系統全年完成人工更新造林30萬畝,合格率達100%。營造經濟林5469畝,完成森林撫育748萬畝,義務植樹674萬株、綠化植樹126萬株,綠化率達到100%。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查辦林政案件6196起。全年未發生較大森林火災。
發展步伐加快 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黑龍江省森工林區堅持轉方式、調結構,產業發展步伐明顯加快,榮獲中國林業產業特別貢獻獎。一二三產業比重由2010年的39:40:21調整到39:38:23,非林產業比重上昇到78.3%。
森工林區八大產業穩步發展。去年累計投入資金1985萬元,建設苗木花卉基地1242畝、大樹培育基地5880畝。完成木材生產140萬立方米,銷售收入實現22.56億元。林產工業完成產值50.2億元,木材加工自用率達90%,“三剩物”工業利用率達75%。種植養殖業完成產值73.6億元,農業播種面積達到525萬畝。森林食品業完成產值40.6億元,黑木耳栽培達到16.3萬袋,綏陽林業局僅此一項人均增收8300元。北藥業完成產值10.5億元,人工藥材種植面積19萬畝。森林旅游業持續向好,亞布力、鳳凰山等景區創新經營模式,累計接待游客520萬人次。新能源產業加快發展,招商引資新建風力發電項目4個,裝機容量20萬千瓦。在大項目建設的有力推動下,森工林區工業園總數達19個,入駐企業812戶,生成產業聚集區22個。其中投資1.6億元建設的森工(阿城)木業園復合地板一期工程,已形成了年產520萬立方米的生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