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5日訊 選好苗、種活樹、育成林成為農民群眾的自發行為;“看好自家山、管好自家林”成為林地經營者的自覺行動。黑河市自啟動實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林業部門認真落實工作任務,並采取有效措施,使廣大農民營造林積極性空前高漲,林地經營者興林致富活力大增,有效促進了農村社會和諧穩定,讓片片青山煥發出新的活力。截至2011年底,全市集體林總面積268508.75畝,共發放林權證5085本,簽訂合同3272份,完成明晰產權267955.4畝,佔集體林總面積99.79%;發放林權證面積246004.3畝,佔明晰產權面積的91.8%。
高度重視 加強領導
黑河市自2009年啟動實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以來,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集體林改工作。黑河市將該項工作作為破解“三農”難題、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市委、市政府連續三年將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納入黨政工作目標責任制和市政府十大績效工程。針對我市集體林權屬不清、責權不明、利益分配不合理、林農矛盾突出等問題,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了集體林改大學習、大討論、解決大問題活動,並召開了全市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進大會,對集體林改進行全面安排部署。各縣(市、區)也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對集體林改進行再動員、再部署。通過全市層層宣傳發動,使集體林改政策深入人心,有效破解了基層的畏難情緒,充分調動起了廣大農民參與林改的積極性,為大力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始終把嚴明責任、領導帶頭、監督落實、化解矛盾、注重改革實效貫穿林改工作始終,在全市建立起黨委、政府統一領導,林業統籌指導,鄉村具體實施、部門分工負責,上下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市、縣(市、區)政府分別出臺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確保改革政策、內容、方法與法律保持一致。在林改工作程序上,嚴格做到“程序、方法、內容、結果”四公開,實施“陽光操作”,充分保證村民的知情權和參與權。
精心組織 紮實推進
向宜林地要發展空間、要成果、要效益,黑河市堅持把查清家底、夯實基礎作為保證林改工作順利實施的基礎。2009年進行了集體林森林資源二類清查,建立了集體林資源檔案。根據我市實際,市委、市政府組織開展了集體宜林地清理工作,各鄉(鎮)、村(屯)成立了由鄉村乾部、黨員代表、村民代表參加的清理小組,集中精力重點推進集體宜林地清理,全市共清理出宜林地面積2943.1畝。
為確保林改工作紮實推進,2009年8月,黑河市組織各縣(市、區)集體林改工作人員共35人赴克東縣實地考察學習集體林改成功經驗,在全市確定試點鄉鎮7個、試點村31個。在試點工作中,嚴把質量關,防止片面追求進度而留下改革隱患,做到積極穩妥,穩中快進,使試點鄉鎮、試點村的主體改革任務於2009年底全面完成。在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黑河市又結合實際,確定了宜包則包、宜分則分、宜穩則穩、宜送則送、宜掛則掛、宜賣則賣的“六宜”分類推進原則,科學合理制定主體改革工作流程,有力促進了全市集體林權主體改革順利進行。
強化管理 注重實效
2010年,全市基本完成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任務。2011年,市委、市政府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積極強化管理措施,大力開展主體改革“回頭看”活動。市、縣、鄉三級分別制定了主體改革“回頭看”活動及“鞏固深化改革成果大會戰”實施方案,市林改辦不定期下發“林改動態”工作簡報,及時進行工作交流,並多次召開階段總結會議,調整工作部署,細化分解任務,全力推進主體改革和“回頭看”工作進程。
此外,市政府組織了由林業部門牽頭的督導組,多次深入縣(市、區)、鄉鎮和村屯一線,對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市、縣兩級積極利用省撥付的林改經費與自籌資金,加大了林改檔案建設力度,在兩級檔案部門的指導下,采取“跟班作業”的方式,確保了林改檔案質量。各縣(市、區)林業局林改檔案室實現了專人、專櫃、專機、專室,建立完善了集體林資源數據庫及檔案,切實提高鄉鎮、村級檔案管理水平,為林改工作做好歷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