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5日訊 據了解,早4時至6時是環衛工人被撞事故的高發期。昨晨5時許,記者來到二環路等路段,體驗環衛工人工作中的辛苦與危險。記者在工作時,身邊的車以70多公裡時速呼嘯超出,它們在環衛工身邊飛馳而過,多數車輛經過環衛工人時並不減速……
轟鳴震得頭皮發麻 晃燈按喇叭不減速
5時左右,記者來到二環橋道裡區的通達街下橋口處。此時,二環路環境衛生管護中心的環衛工人已經開始進行清掃作業。這時天還沒有放亮,空氣中飄浮著一層薄霧。記者站在橋上看到,環衛工人正貼著橋邊沿線清掃,而另一側,就是呼嘯而過的大貨車和各種轎車。
環衛工郝大姐低頭彎腰,迎著來車的方向,正在清理灑落的殘土。記者來到她身邊,剛要開口說話,突然一輛大貨車飛馳而過,與記者和郝大姐的距離不超過1米,轟鳴聲震得記者頭皮直發麻。“乾活兒時離貨車這麼近,不覺得危險嗎?”記者大聲地對郝大姐說。“看到有車開過來時注意點就行了。”郝大姐邊乾活兒邊回答著記者。
前進路上的二環橋轉彎處,是最高危路段之一。兩名穿著橙黃色棉衣的環衛工人正在乾活兒,一輛垃圾收集車停在他們身後,垃圾收集車後面還立起兩個紅白條紋相間的路錐。“這個彎兒比較大、還有點兒下坡,非常危險,我們掃到這兒的時候,必須加倍小心!”一位環衛工說。環衛工人指的危險,主要來自於從和興路方向駛來的車輛。記者看到,許多車輛行駛到這個彎處時,車速仍非常快,發現前面有環衛工人時,也只是按喇叭、晃燈,幾乎沒有主動減速避讓的。
隨後,記者又來到南直路,在路邊觀察了近10分鍾,發現只有少數私家車在經過環衛工人時會放慢速度,而其餘大部分車輛都是高速駛過。50多歲的環衛工王大姐告訴記者,她曾眼看一位工友被一輛大貨車撞死,之後她再到馬路上清掃時,心裡總覺得不踏實,一旦有大貨車駛過,她就會不自覺地哆嗦。她說:“而且一般情況下,貨車的速度都很快,想躲都躲不開。”
一位環衛工無奈地說:“像二環路這樣的快速主乾道,車速非常快。有的司機看到我們在路邊乾活兒,經過時根本不減速。”
加大治理貨車灑落 增加限速測速監控
在通達街橋口中,郝大姐指著地上掃到一堆兒的石塊兒跟記者說,“像這種‘貓爪石’,還有殘土、建築垃圾,清掃車掃不了,就需要我們人工掃。”
記者了解到,清晨清掃作業的基本程序是清掃車在前,環衛工人在後。郝大姐告訴記者,每天清晨是環衛工作的第一次作業時間,“這個時段清掃工作的主要內容就是收集貨車灑落的各種建築類垃圾,基本能佔到90%以上。”
“再有就是限速標志能不能在顯著位置多設一些,包括測速監控能不能再多設一些。”不少環衛工人呼吁說:“像近兩年新建的路橋,限速標志、測速監控都非常完備。這對司機也有一個非常好的震懾作用,能大幅降低超速現象。”
記者看到,在二環路往機場路的高架橋上,二環橋往哈藥路、公路大橋方向的高架橋上,測速監控、限速標志都在上橋口處的顯著位置,不少司機行至此處時,主動將車速降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