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興安嶺
搜 索
大興安嶺地區全面實施教師素質提昇工程
2012-02-15 09:56:10 來源:大興安嶺行政公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5日訊 大興安嶺全區始終把教師隊伍建設放在突出位置抓好抓實抓細,在培養人纔、吸引人纔,優化結構、提昇素質,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模式上下功夫,全面優化人力資源,全力深化『師表工程』活動。

  提高教師待遇。大興安嶺地委、行署出臺政策,不斷提高教師待遇。從2000年開始,全區每年拿出100多萬元,設立『優秀教師獎』和『興安園丁獎』,在教師節上對優秀教師進行表彰。近5年來,表彰比例佔教師總數的60%以上。教師工資待遇逐年提高,人均月增資近2000元。2011年地委、行署又出臺《大興安嶺地區中小學班主任津貼及骨乾教師補貼使用管理辦法》,規定每名林業企業中小學班主任津貼按人均每月300元核定,地方辦中小學班主任津貼按人均每月150元核定。省、地、縣三級骨乾教師補貼分別為每人每月100元、60元、40元。

  創新管理機制。2008年以來,我區吸收引進了84名二表以上大學畢業生。面對生員逐年減少,在職教師相對富餘的現狀,我區按照『砸鍋不砸碗,人走碗端走』的原則,每年對教師進行一次教學能力測試,教師重新申報崗位,選出最優秀的教師站講臺,好教師管宿捨當『保姆』,富餘人員妥善分流。在全區企辦中小學實行績效工資制度,班主任津貼提高到百元以上,增強了教師隊伍活力。

  激發幸福從教。從2007年開始,每年圍繞一個主題開展特色鮮明的師德教育活動,『幸福從教』、『踐行新規范』、『師愛之行』等,強化教師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組織師德報告團分赴各地演講,宣傳師德先進典型;評選並獎勵優秀師德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加強制度建設,探索建立師德長效機制,師德表現與評優晉級掛鉤,師德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我區師德建設工作榮獲省一等獎。2008年,地區教育局局長王曉霞在全省中小學師德論壇上介紹我區師德建設工作經驗,《中國教育報》以『大興安嶺引導教師幸福從教』為題頭版報道了我區師德建設經驗。

  引領專業發展。我區緊扣培養造就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的目標,采取『遠程培訓+骨乾班次+校本研修』的『3+』培訓模式,實施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同時用前瞻的視角、戰略的思維,為教師專業成長搭建高端發展平臺,建立『教育專家工作站』、『名師(名班主任)工作室』;在北京、上海建立教育行政乾部校長的培訓基地;與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合作建立了『中國教育乾部培訓網大興安嶺中小學校長培訓中心』,成功引入優質國家級培訓資源;努力培養出一批自己的『名校長、名教師、名班主任』。

  近幾年,43名教育行政乾部到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接受高層培訓,68名校長到上海名校掛職培訓。2011年,地區教育局局長王曉霞率領大興安嶺地區教育代表團與芬蘭萬塔市教育代表團進行了會談,搭建起與國際教育溝通的平臺,開創了我區教育對外交流的先河。2011年在第二十二屆哈洽會上,我區與中國教育學會就教師專業發展項目簽約,建立了全國教師專業發展基地。2011年年初,我區向教育部申報了『十二五』期間《構建大興安嶺教育生態圈的實踐研究》國家級課題。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