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0日訊 近日,記者從市長公開電話辦公室獲悉,根據市領導對城市管理工作的指示,結合“城市管理年”的部署,為督促相關部門積極采取措施,“市長熱線”首次統計並公布“城市管理類”投訴熱點。
據悉,去年“市長熱線”共受理市民投訴並形成有效工單27萬件,其中直指城市管理問題的投訴共計65827件,佔受理總量的1/4。按照市民投訴前五類排序,依次是私建濫建15185件、交通營運11705件、佔道經營9919件、市容衛生9721件、停車問題939件。
私建濫建“私接樓”投訴超百個
據了解,“市長熱線”在交辦過程中,私建濫建是城市管理中的疑難問題,所佔比重大。從今年1月1日至昨天,私建類投訴,形成有效工單555個,其中,私改承重牆120個,私接門斗36個,私接樓111個(其中有多人重復投訴)。執法部門在對違章私建濫建進行取締時,會出現一些困難,執法程序和時間過於抻長,找不到違建責任人等情況。
記者調查
記者從“市長熱線”了解到,位於南崗區和興頭道街31號院,是市民投訴“違建”最集中地:該院老樓存在私接樓層,至樓體受損、地面開裂,居民已維權近兩年。
近日,記者來到和興頭道街31號院,一位居民對記者說:“居民們正在打一場仗,為了反映違法接樓,近兩年來居民經常受到恐嚇。”據介紹,早在2010年,一伙施工隊到該院打著“做保溫、平改坡”的幌子掀開了樓頂。記者看到,原本大院內的老樓被強行接了層,現在大院內樓體周邊的地面出現了很多裂縫,一些單元門的水泥臺階也裂了。
從那時起,院內的百餘戶居民開始投訴維權。其間,居民們先後找到物業、社區委員會、街道辦、執法部門、城建部門,得到的結論是“違法接樓”,但一直未被強拆。
黑車運營五大區域最集中
“市長熱線”統計表明,我市非法營運車輛主要以摩托車、港田車、私家車、黑出租和掛有“殘聯”頂燈的代步車。我市非法營運現象以鐵路街沿線、哈醫大四院和南崗客運站周邊、江北大學城、公交線路單一的小區等五大區域為集中地。
記者調查
記者從“市長熱線”了解到,哈市交通運營問題突出反映在非法營運上。目前,居民仍集中反映,香坊區旭昇南街202站臺,常年有非法營運車輛在此聚集。
近日,記者來到旭昇南街,此時正有七八輛“微面”聚集在202站臺。“田園小區、海富山水,2元。”記者看到一名正在攬客的司機,他的車內已擠了5個人。三五分鍾後,面包車拉滿7位乘客離去。排在後面的車“很有秩序”地接著攬客。15分鍾後,剛走的車又回來等客,記者問他一天能拉幾趟,該駕駛員表示“一天能跑十幾圈。”
記者還了解到,在附近拉腳的黑車大約有四五十臺,執法人員一來,他們就“一哄而散”,幾次後也就“沒人來管了”。為防止執法人員取締,他們盡量不挑“遠客”和“陌生面孔”。
商販佔道“顧鄉地”常年堵車難行
根據“市長熱線”統計,哈市佔道經營類投訴以早夜市越界、散市時間晚,路邊活動板房佔道,商販佔據路口經營,自發勞務市場,自發車輛市場等情況為主。
記者調查
記者從“市長熱線”了解到,道裡區顧鄉大街世紀聯華門前的十字路口,常年存在佔道經營的情況。此“頑疾”導致連接南崗區和道裡區的“顧鄉地”常年堵車。同時,這裡自發形成的勞務市場,佔道情況也比較嚴重,以星期六和星期天最甚。
昨天9時,記者從學府路經鄉政橋駛往顧鄉大街。此時雖已過早高峰,但在顧鄉大街下橋的車輛,依然堵到了橋頂。記者發現,該路段因攤販佔道引發通行難:原本近10米寬的人行道,僅留下不足1米的行人通道,擴至機動車道的攤販又佔死了右轉彎道,從橋下駛來的車輛只得擠入下橋車道,造成交通堵塞。
路邊燒烤屢禁不止影響市容衛生
“市長熱線”統計表明,哈市對“街面上存在生活垃圾長期無人清理”的投訴已逐年遞減。目前,鄰街牆體被亂貼亂畫、馬路上發放小廣告、夏季露天燒烤成為影響市容衛生的最主要問題。
記者調查
每年入夏哈市各區存在嚴重的燒烤冒煙、噪聲擾民現象,其中以道裡區河松小區周邊、道裡區“安字片”和道外區情況最為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的正常休息,同時破壞環境和市容衛生。記者從“市長熱線”每年受理露天燒烤的投訴來看,此問題是季節性、規律性的復發問題,執法部門缺乏根治手段。
泊車收費路邊停車缺法規多衝突
“市長熱線”統計表明,隨著車輛增加,商業區域、住宅小區、辦公區域對停車地的需求,使哈市不斷增設開闢停車場的同時,違章停車、私建收費停車場、咪表收費投訴等問題愈加突出。目前,哈市除繼續增加停車泊位外,亟待出臺針對車輛購置和管理的新辦法。
記者調查
市民搶車位起衝突、市民與停車收費者衝突……停車問題成為“市長熱線”受理投訴中愈加凸顯的問題。
昨日,市民張女士向“市長熱線”反映,她將車輛停在遠大購物中心門前,但購物完畢後卻一直找不到“咪表”收費員,導致停車費用無法終止,一張咪表卡被多刷了不少錢。12日,道裡區一泊車司機與咪表員發生衝突,咪表員被打倒……
記者調查發現,去年哈市見諸網絡的“泊車衝突”就多達十餘起。市民李女士向記者反映,她在南崗區居住的家周邊四條街全部變成了“咪表”停車。晚八點前都有人收費,現在李女士回家十分“尷尬”:晚六點下班回家,如果要停車就必須交兩小時的停車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