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0日訊 勃利縣借助全市黨代會東風,強力推進“打造工業強縣,建設宜居家園”主戰略,堅持“煤與非煤”並舉,以煤為基,發展非煤轉型產業,不斷延伸富民產業鏈,努力使縣域經濟更富強、政治更文明、社會更和諧、人民更幸福。
加快煤炭產業優化昇級。在加快煤礦驗收整合重組基礎上,推進“五化”礦井建設,力爭全縣30處礦井標准化達標。加快礦區詳查進程,積極推進億達信雙興和鐵南兩個30萬噸以上煤礦建設,確保原煤產量130萬噸,爭取納入全市原煤“綠色通道”,繼續實施“煤源擴展”戰略,力爭全年洗精煤90萬噸、產焦炭80萬噸。加快金泰化工6萬噸環己酮和5萬噸己二酸項目建設,爭取新上馬98萬噸焦化項目,打牢煤化工產業基礎。依托洗煤、焦化副產品,加快推進億達信1.8億塊粉煤灰燒結磚、恆煤40萬噸生物質型煤項目,實現煤炭資源綜合利用。
打造非煤支柱產業。依托省農機園區建設,加快勃農大馬力拖拉機配套農機具項目建設,鼓勵三江變壓器打入龍煤集團,增加市場份額,支持金寶源礦山機械生產線盡快投產,做強裝備制造業。力爭大森林肉雞、大興牧業肉鴨生產線滿負荷生產,加快推進嘉美油脂、九龍泉2000噸白酒和1500噸藍靛果酒項目建設,扶持泓辰木糖、滬勃利泰、三江浸油等企業擴大生產能力,做強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
全面培育新興產業。加快武漢凱迪30兆瓦生物質發電、段家嶺和雙興15萬千瓦風電項目建設,大力發展電力產業。深刻挖掘文化內涵,嚴格按照西大圈旅游發展規劃,加大招商開發力度,重點打造西大圈、九龍水庫觀光旅游和冬戲雪項目開發,使旅游資源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做好物流業規劃,確保投資1億元的綜合物流中心項目一期投入使用、亞麻廠物流完善功能、南城集貿市場開工建設,壯大現代物流業。積極推進興盛石墨、東響玻璃、嘉美大豆纖維等新材料項目建設,全力支持永恆萬壽菊新上葉黃素、葉黃素油提取項目,扶持東響、宏泰、利健等出口企業。
全力扶持實體經濟。搶抓國家支持微小企業和寬松貨幣政策機遇,大力發展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為龍頭企業和拳頭產品提供配套,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中小微企業鋪天蓋地的發展格局。堅持“解困、扶持、服務”方針,認真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幫扶措施和工作制度,加大對重點骨乾企業的支持力度,主動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原料、資金、運力、土地等困難和問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關注經營困難企業和中小企業發展,加強銀企、政企合作,多渠道籌資,支持企業挖潛,確保企業開工率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