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記者走基層:東寧縣古稀老人與他的村志情緣
2012-02-20 21:49:19 來源:東北網  作者:訾立民 劉志剛 孫曉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太平川村志》的編纂人李自立老人。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東北網2月20日訊 (訾立民 劉志剛 記者 孫曉銳) 黑龍江省東寧縣大肚川鎮太平川村,有位74歲的李自立老人。他歷時24年,寫成了18萬餘字,歷史跨度達152年的《太平川村志》,這在東寧縣來說還是第一次。

  走進李自立家,桌上一盞自制的臺燈旁邊,擺放著的一沓厚厚的手寫稿,幾本已經發黃字跡卻十分工整的簡報,書架上是一些歷史材料的書籍,看得出老人對文字整理和歷史的鍾情。

  談到為什麼要寫村志,李自立說,有了村志可以更好地傳承歷史,能讓後人了解以前發生的事,也是對村裡的子孫後代有了一個交待。

  1965年,李自立當上了村裡的會計,直到1994年退休。在當會計的30年裡,他直接參與了村裡的幾乎所有的大事小情,見證了太平川村從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到改革開放,從貧窮落後到過上富裕的小康生活的全過程。有感於國家的日益繁榮昌盛和人民生活的巨大變化,李自立心中便萌生了一個想法,撰寫一部村志,將村裡發生的每一個值得紀念的事情都記錄下來。

  根據對自己50年代回憶整理,李自立從1988年開始了撰寫村志的工作。最初就是簡單的一天一記,一事一記,很簡單的事,就寫個標題。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六年後7萬多字的村志初稿就這樣“簡單”的形成了。初稿完成後,為了使內容更加詳盡,李自立又開始從有太平川村的時候開始寫起。直到2012年2月,李自立老人終於把《太平川村志》完成。

  《太平川村志》一共有十七章,從1860?代光緒初期太平川地區有人居住開始,一直寫到2011年末止。內容包括太平川村的自然環境、資源物產、土地、戰爭、農業、人物以及大事記等等。前後共150多年的人和事,其跨度之大,事件之復雜,追憶之困難是可想而知的。20多年裡,李自立老人行程數千裡,走訪了數百人,《太平川村志》的字字句句都凝結著老人的心血與汗水。

  村民們對李自立寫成的《太平川村志》反響都很大,一些老人說:“真沒想到,過去的事今天寫成了書,忘了的事通過村志又想得明明白白。”年輕人說:“這本書就是一部村史,記錄了太平川的昨天和今天。”

  幾年前,老人由於得了白內障,撰寫村志的工作受到了影響。太平川村的村支書吳德軍,被李自立老人寫村志的事情感動,在得知老人得了白內障後,積極幫助老人聯系醫院治療。手術後老人的眼睛不用戴花鏡都能很清楚的讀書寫字了。“這樣我就能更好的把村志一年一年的繼續寫下去”李自立老人高興地說。

責任編輯:關虹

【專題】新春走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