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綏化
搜 索
東太村農民出國打工賺洋錢
2012-02-21 10:32:59 來源:東北網--綏化日報  作者:王志剛 陳鏡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綏化2月21日訊 年味正濃時,海倫市紮音河鄉東太村農民崔永哲、曾中南一行10餘人背起行囊,踏上了去韓國務工之路。

  紮音河鄉東太村是朝鮮族村,農民一直到國外務工賺錢。通過出勞務,目前已有72戶舉家到韓國、日本等掙外快,出國務工人數390人,出國勞務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去年全村勞務收入2300萬元,拉動農民人均增收近3萬元。

  近年來,東太村村民陸續與國外親屬聯系溝通,鄉黨委、鄉政府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借助朝鮮族村民的橋梁紐帶作用在外埠建立了勞務基地,鼓勵和引導村民出國務工經商。 1992年,金在錫攜全家5人到日本投奔其姐姐,他從事建築業,妻子和女兒從事餐飲服務業,一年全家掙了20餘萬元人民幣,在日本務工兩年後全家又到韓國繼續務工。2000年金在錫回到國內,先後在上海、大連、青島購買房產3處,租出去掙錢。這在東太村引起了轟動效應,更多的農民認識到了出勞務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全村男女老少紛紛通過各種途徑出去務工掙錢,掀起了大規模出國務工的熱潮,農民紛紛走出國門當“老外”。村民們投親靠友到韓國、日本打工掙洋錢,鼓了農民的腰包。男勞動力以建築業為主,每年能掙15萬元人民幣左右,女性從事餐飲服務業,每年能掙到8萬元人民幣左右,他們回國來消費,在上海、北京以及青島、大連等大城市購買房產或經商。

  東太村利用年節務工人員回鄉的契機,及時對農民進行文化知識、勞動技能、法律常識等方面的教育培訓,使他們掌握更多的就業技能,拓寬了技術層面,以便更好地適應崗位的需要,提高了出國務工人員的技能。東太村村民委員會在務工人員比較集中的地方建立了聯系點,確定專職人員與用工單位保持聯系,了解務工人員情況,規范務工人員的行為,維護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做好後勤服務。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