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伊春
搜 索
嘉蔭縣域經濟綜合排名前移七位
2012-02-22 09:17:57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健維 馬少忠 張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2月22日訊 榮獲國家生態示范區、國家園林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國家文明縣城等多項榮譽的嘉蔭縣,近年堅持不懈興產業、優環境、惠民生,使縣域經濟實現大發展。去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8.25億元,同比增長11.8%;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7500萬元,同比增長10.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1136元,同比增長11.7%;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0430元,同比增長17.1%。從2006年至2011年,該縣在全省縣域經濟綜合排名中由第40位上昇到第33位,前移了7位。

  該縣憑借旅游資源和邊境口岸優勢,著力打造旅游、經貿、工業三大產業。培育特色旅游,加快恐龍國家地質公園、茅蘭溝國家森林公園和界江游開發建設;加快發展對俄經貿,主動與東北亞經濟貿易開發區和哈牡綏東對俄貿易加工區進行對接,進一步推進港口改擴建、口岸過貨通道項目建設,積極開展赴俄森林采伐、木材加工、農業開發及煤炭、鐵礦粉進出口貿易;強化項目集約,在抓好項目謀劃、項目引資基礎上,加快發展以林木、農副山特產品、礦產資源為依托的特色工業,扶強扶壯現有龍頭企業,抓好經濟園區建設,提高地方工業發展水平。去年,全縣接待游客26萬人次,旅游收入實現1.3億元;進出口貨物8.3萬噸,對俄進出口貿易額實現3308萬美元;工業增加值實現1.58億元,2006年至2011年,年均增長15.81%。

  該縣以打造『生活富、設施全、環境美、檔次高』新農村為目標,累計籌資8.8億元,用於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建設。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初步形成了以大豆為主,以玉米、水稻、食用菌、北藥為輔的產業發展格局。去年,全縣糧豆薯總產量達到23.9萬噸,農業總產值實現15.9億元,同比增長9.7%;農村住房磚瓦化率達到84.6%,所有行政村主次乾道硬化率達到100%;農村自來水入戶率達到91%,有線電視覆蓋率達到100%。

  該縣按照『歐風花海、江城特色、品位高雅、功能完善』的城市經營理念,大力實施美化、綠化、淨化、硬化、亮化工程,城市面貌發生巨大變化。幾年來,先後完成城市基本建設工程90餘項52.4萬平方米,城市建成區面積由過去的不足2平方公裡擴展到現在的3.6平方公裡。全縣供熱普及率達65.2%;自來水普及率達99.5%;排水覆蓋率達50.55%;園林綠化覆蓋面積144萬平方米。

  該縣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力度,推動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發展教育事業,投資7780萬元,完成了全縣中小學、職教中心和幼兒學校的建設、改造和設備更新;發展衛生事業,投資4500萬元,進行縣標准化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和7所鄉鎮衛生院的新建、改造及設備更新;建立社會保障體系,深入開展全民創業,圓滿完成第四輪『一幫一』扶貧解困工程,累計發放小額擔保貸款2494萬元、靈活就業社保補貼759萬元;加強城鄉社區建設,新建和改建了5個社區綜合服務大廳及辦公場所,率先在全省開展了鄉鎮民生服務中心、服務站試點工作;發展城鄉交通,投資7億多元,完成湯嘉、黑嘉和綏嘉293公裡二級公路和烏雲至滬嘉、烏雲至常勝等47公裡三級公路及保興至烏拉嘎等759.3公裡四級公路的建設,道路通暢率和通達率均達100%。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