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2日訊 2月21日,記者從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獲悉,為加快全市新農村建設步伐,牡丹江市出臺了《牡丹江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牡丹江市將把“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同步作為重要遵循,把統籌城鄉發展作為基本方略,以加快轉變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促農增收為核心,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協調推進農村經濟建設、生態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努力建設具有特色的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新農村。
據介紹,到2012年底,按照放眼長遠,適度超前,全力打造精品的思路,牡丹江市將分級選擇一批示范點,積極探索不同地區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有效途徑,高標准建設,高效率推進,高品位提昇,力爭建設成為產業優化、生活富裕、充滿活力、環境優美、鄉村和諧的高標准示范典型,為牡丹江新農村建設市場化運作積累經驗、提供示范,力爭建設五星級村10個、四星級村30個。到2015年,全市農業現代化水平大幅提昇,農民生活普遍富裕、農村基礎設施配套,初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農村城鎮化和城鄉生活同質化目標。全市農村經濟總收入實現550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8萬元,建成五星級村30個、四星級村150個、三星級以上村500個,新型農村社區100個,農改居15萬人以上,整鄉推進全覆蓋,城鎮化率65%以上。
《規劃》提出,“十二五”時期,牡丹江市新農村建設一要著力發展特色、高效、品牌農業,加快構築現代農業體系;二要著力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加快推進城鄉生活水平同質化;三要著力打造精品群體,加快推進農村城鎮化;四要著力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五要著力提昇農村整體素質,加快推進人居環境優質化;六要著力加強農村社會管理和創新,加快推進農村社區化;七要著力深化農村各項改革,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