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七臺河
搜 索
七臺河市民政局『五大工程』服務於民
2012-02-23 09:54:45 來源:東北網-七臺河日報  作者:王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23日訊 為進一步增強為民服務功能,市民政局勇於打破常規,努力打造“五大工程”,從而促進新發展、實現新跨越、構築新優勢。

  創新城鄉低保工作,打造“惠民工程”。去年,市民政局通過擴大救助范圍,提高救助標准,資助低保對象參保參合,使貧困群眾得到實惠。城鄉低保全面提標,城市低保標准達到每人每月258元,農村低保標准達到每人每年1440元。去年10月份,實現了低保信息全市聯網,完成了基礎數據庫的校對和整理。進一步規范了七臺河市低保制度和低收入家庭的認定與管理,維護了符合條件困難群眾的切身利益,實現應保盡保。

  發展老年福利事業,打造“愛晚工程”。積極應對社會老齡化需要,不斷滿足社會化養老需求,完善老年人社會保障、貧困老年人救助、老年福利設施建設、養老服務業。完善“3+1”養老服務體系,組織開展“鳥還巢”青春助老等一系列活動,進一步做好敬老優待工作。

  實現多方位殯葬管理,打造“三化工程”。結合七臺河市“十項整治”活動,實施了在殯葬服務部門打造服務環境人性化、室內環境整潔化、院內環境優質化,要求殯葬服務部門做到在服務上提檔昇級、在治喪收費上推出新惠民舉措,在乾部職工隊伍建設上做到重品德、重能力、重公論、重實際。

  完善慈善救助工作,打造“愛心工程”。開展經常性的慈善捐贈活動,吸納社會資金,發展慈善事業,深入到各縣(區)為殘疾對象現場測量制作假肢模型,為86名低收入殘疾人安裝假肢,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這些特困殘疾對象的生活質量。

  提倡社區工作全能化,打造“利民工程”。增進社會服務功能,由街道、社區與社會服務機構聯合推出居家養老、電子超市、家政服務會員制等五大系列的“1+1”社會化服務項目,使社區服務貼近人民群眾。不斷建立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基礎,以醫療、教育、就業、維權等專項救助為輔助的覆蓋社區全體居民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讓保障性服務惠及千家萬戶。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