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4日訊 23日下午,全市農村工作暨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召開,佳木斯市委書記王兆力強調,要堅定不移抓好農村和扶貧開發工作,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幸福的佳木斯做出更大貢獻。
副市長周啟濤主持會議。
市領導黃福清、李洪斌、胡景雙出席會議。
據了解,去年以來,佳木斯市農業農村和扶貧開發工作態勢良好,農業強市地位進一步顯現:糧食總產和農民收入“雙連增”;農村多種經營持續發展;農業產業化進程逐步加快;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提昇;農村綜合改革不斷深化;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場縣共建成效顯現;扶貧開發取得階段性成果。
今年佳木斯市農業農村工作思路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圍繞糧食持續增產、農業持續增效、農民持續增收、農村持續繁榮的目標,以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發展,以產業化經營帶動農業昇級,以城鄉一體化統籌新農村建設,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加快全市農業農村經濟趕超跨越發展。總的目標是,全年確保完成糧食產量增長5%,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
扶貧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在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中,按照省政府提出的農民純收入2800元的新扶貧標准,啟動實施全市首批79個貧困村整村推進,通過產業化扶貧、貧困戶勞動力培訓,實現1.5萬貧困人口脫貧。
王兆力指出,在“三農”工作中,要緊緊抓住增加農民收入這一核心。經過多年的實踐和經驗總結,實現農民致富的路徑和措施比較明確,關鍵是各地如何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找准突破口,采取有效工作方法,落到實處。各地要抓住機遇,加快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國家和省出臺了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加大了財政和金融支持力度,含金量都很高,各地要盯緊這些政策和投入,加大向上爭取力度,今年省裡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我市要以10%的標准爭取。
王兆力強調,要因地制宜,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有條件的地方,加快推進農村城鎮化進程;要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的力度,在全面啟動的基礎上,以公路沿線為重點。要進一步推進場縣合作共建。連續三年的場縣共建合作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還有很大的潛力和空間可開發。在推進共建合作中,要根據實際情況,加強薄弱環節,取得突破;要細化任務,把合作具體落實到作物品種上來。在推進農機合作社建設上要加快進度,進一步解放思想,采取股份、托管、邀請入駐技術人員等形式多樣的方法,切實走出一條合乎實際的路子來。今年要在墾地互派乾部上下功夫,通過互派乾部,推動農業科技進步。
王兆力強調,在扶貧開發工作中,要建立新機制,要樹立城市、農村一盤棋的意識,城鄉統籌兼顧,富有成效地抓好扶貧開發;要抓住機遇,加大對國家對扶貧開發投入的爭取,促進地方加快脫貧步伐,帶動各項工作進步。
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李洪斌指出,要充分認清發展形勢,全面推進農村及扶貧開發工作。要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要以實施“千萬畝”水稻工程為牽動,加快建設糧食高產穩產基地;要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經濟綜合效益;要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要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要深入推進場縣共建合作,增強區域協調發展能力;要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要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加快農民脫貧致富步伐。
李洪斌也在會上提出了要求:要強化保障措施,確保農村和扶貧開發工作順利進行。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要加大對支農惠農的爭取和投入;要以求真務實的作風推進各項工作。 樺川、樺南等縣市在會上介紹了高標准農田建設和扶貧工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