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公布。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程幼東為獲獎單位及個人頒獎。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省文化廳廳長宋宏偉公布普查結果。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雞西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普查辦等單位受表彰。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東北網2月24日訊(記者 孫曉銳)24日,黑龍江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發布暨總結表彰會在哈爾濱舉行。副省長程幼東出席會議並為我省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期間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頒獎。
記者在會議上獲悉,經過全省800餘名普查隊員五年的不懈努力,截至2011年11月,我省共登記不可移動文物10759處(包括大興安嶺地區加格達奇和松嶺區)。其中,復查不可移動文物3694處,新發現不可移動文物7065處。新發現量佔調查登記總量的65.44%。我省不可移動文物總量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1.3倍;古遺址6537處,佔文物總量60.76%,古墓葬341處,佔3.17%,古建築126處,佔1.17%,石窟寺及石刻37處,佔0.34%,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3484處,佔32.38%,其他類234處,佔2.17%。普查登記結束後,經抽樣檢測,登記數字符合本次普查要求。
據了解,通過此次普查掌握了當前我省文化遺產保護的新情況。從類型看,工業遺產、鄉土建築、20世紀遺產、文化景觀等一批新類型文化遺產得到充分重視,在新發現文物點中佔有較大比重;從科技含量看,航空遙感、空間地理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等得到充分應用;從價值看,這次文物普查新發現和登記了一批重要文化遺產,復查文物的內涵和認識得以提昇,對研究我省史前文明、古代社會及至近現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將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