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用數碼產品當『保姆』幼兒上了癮 早教不成游戲上癮
2012-02-25 09:35:52 來源:東北網-齊齊哈爾日報  作者:李若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齊齊哈爾2月25日訊 如今,不少年輕的家長用點讀筆、平板電腦、手機等先進的數碼產品充當起了寶寶的“保姆”。不少幼兒一捧上這些電子產品就愛不釋手,沈迷其中。有的家長為了省事,直接買ipad給寶寶當玩具。對此,醫生提醒家長,把數碼產品當“保姆”,會影響孩子的運動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

  視力疲勞擠眉弄眼

  家住建華區方興新村小區今年6歲的墨墨,因冬季患了重感冒後,就始終沒去幼兒園,白天多數跟爺爺奶奶待在家裡。怕孩子無聊,為哄她開心,墨墨的媽媽特意用電腦下載了許多動畫片,墨墨一看就是幾個小時。利用這段時間,大人可以忙自己的事兒。見孩子看動畫片時十分聽話,家長就經常給她放。有時候,早晨起來吃完飯就放給她看,一直看到中午,下午最少也得看一兩個小時。半個月過去了,墨墨總嚷著眼睛發乾。墨墨的媽媽領孩子到醫院就醫後,纔知道孩子是用眼過度。墨墨的媽媽立刻給孩子買來眼藥水,同時嚴格控制孩子看電腦。可是一個多月過去了,墨墨眼乾的癥狀雖有所緩解,不過擠眼的動作還是會偶爾出現,不知墨墨以後是否會落下擠眉弄眼的壞毛病,墨墨的父母對此十分擔懮。

  早教不成游戲上癮

  小李和丈夫均是個體經商戶,因為生意忙,兩人陪兒子的時間很少。去年,疼愛孫子的爺爺在小孫子4歲生日時,花了四千多元錢送給了孫子一臺ipad。小李無意間發現,孩子凡是在耍脾氣哭鬧的時候,只要拿ipad給他玩,當孩子觸摸屏幕,看著瞬間變化的屏幕後,馬上就破涕為笑了。

  “聽歌、聽故事、玩游戲,有動作類的游戲還有益智類的,孩子最愛玩‘切西瓜’的游戲。”李女士說,幼兒用iPad早已不是新鮮事,兒子的幼兒班裡有好幾個同學都有,小朋友們還經常交流玩游戲的經驗,家長多數用iPad給孩子學習娛樂用。“趕上忙的時候,沒時間照顧他,各顧各的,乾脆用iPad當‘保姆’。”因為孩子喜歡,小李經常給孩子打開iPad玩。不過最近,不讓孩子玩iPad,孩子就耍脾氣,玩的時間短也耍脾氣,明顯孩子是玩上了癮。

  手機止哭頭暈目眩

  “孩子經常擺弄我的手機玩,有時候孩子不聽話,我就用手機哄他,擺弄一些小游戲,慢慢地,有時候他會偷偷拿手機玩,玩起來就不松手。”淘淘的家長說。孩子玩大人手機,相信很多家長都有相同經歷,不過大人管控不好,孩子很可能會上癮。淘淘就是如此,4歲的他常常偷偷玩手機、聽歌、看下載的動畫片、玩飛車游戲等,由於智能手機的新奇功能對孩子的誘惑特別大,在假期裡長時間玩智能手後,淘淘出現了頭暈、目眩等現象。

  與電腦屏幕比起來,即使是寬頻智能手機仍顯得屏幕很小,再加上孩子玩智能手機時間較長,很容易近視,長時間玩智能手機造成的輻射也不容忽視,淘淘的家長對此十分苦惱。

  長期依賴影響發育

  如今,越來越多的幼兒開始迷戀數碼產品,市中醫醫院心理諮詢科主任王秀芳指出,數碼產品用在孩子身上像把雙刃劍,如果精神上過度依賴,對孩子身心健康發展不利。一些家長將數碼產品用作早教,在時間上家長要進行嚴格的管控,上癮容易戒癮難,千萬別讓孩子長時間接觸這些數碼產品,一味地專注或依賴數碼產品,勢必將影響到孩子的行為能力,還會對孩子今後的生長發育帶來不利影響。

  醫生指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應該盡量遠離電腦、手機等,此類產品輻射較大,一些游戲只是開發了孩子思維能力的一部分,並不全面,而孩子的發展,需要更多自然的東西。孩子還需要語言的動機、溝通的動機等等,如果孩子長期依賴這些數碼產品,就會變得沒有這些動機了。此外,孩子的運動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都沒法得到很好的發展。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