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0日訊 17日,哈爾濱電業局與吉林大學合作開發研制的風險管控體系的編制和印刷工作全部完成,該體系完備後哈局任何一名工作人員都可以根據部門和崗位在數據庫查找到自己的工作范圍、工作職責和工作風險點,這樣就可以使全員依法依規工作。近年,哈局在進行常態“依法治企”工作的同時,緊抓方法創新,開發依法治企管理全新模式,並榮獲2011年度國網公司“五五”普法先進單位。在取得眾多不可磨滅成果的基礎上,哈局仍然堅持不懈把依法治企工作再次推上了新的高度。
自創風險管理體系顯神威
近年,哈局“依法治企”小組部對全局重要崗位以上人員進行廉政“危險點”分析,實施副科級及以上領導乾部按季度填報《廉潔自律監督卡》制度。但隨著供電企業人員多、管理鏈條較長等情況出現,導致安全管理、服務管理、營銷管理中各類“風險點”相互交織,出現不能有效控制的情況,有可能進一步轉化為廉政甚至法律“風險點”,造成各類負面影響和經濟損失。
哈局”依法治企”管理小組從強化全面風險防控的角度出發,通過與吉林大學合作,逐步建成了覆蓋全局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的《供電企業風險管理體系》。《體系》借鑒美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標准框架體系—COSO內部控制模型,遵循全面系統、全員參與、結合並促進工作、突出流程管理的建設原則,按照風險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控等5個要素,由電網建設、安全生產管理、營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資供應、財務管理、法律管理、文化管理、廉政管理和信息安全十個方面風險子系統組成,覆蓋全局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全過程。
《供電企業風險管理體系》建立運行以來,通過對10個方面風險進行防控,特別是突出強化對供電質量和優質服務的風險防控,哈局各類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內控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逐步步入良性運轉的軌道,電網建設和運行質量不斷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供電可靠性大幅度提昇,供電優質服務得到廣大電力客戶和地方政府的認可和好評,樹立了良好企業外部形象。
依法保護電力設施新跨越
2011年是哈爾濱城市建設大提速的一年,路橋改造、市政工程、居民住宅大面積動工,哈局電力設施安全隱患逐漸增多。哈局“依法治企”小組根據現狀提出著重防控電力設施保護風險點。
針對偷盜變壓器絕緣油的問題,安保部自行研制開發出新型變壓器油防盜油帽,安裝上防盜油帽後,犯罪分子沒有專業工具很難將油帽擰下來進行盜油。防盜油帽獲得國家級發明專利權,並在系統內進行全面推廣。截至目前,變壓器防盜油帽在哈市香坊、平房、阿城、呼蘭等偏遠易發案地區先行安裝後,至今沒有發生一起變壓器油被盜案件。
哈局“依法治企”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對市政改造工程、路改工程涉及的線路分布情況進行清查,並在其施工圖上將電力線路詳細進行落圖,防止外力破壞的發生。截止目前,哈局與施工單位簽訂《安全施工保證協議》58份,收取電力設施安全保證金159餘萬元,簽訂安全施工協議、交納安全施工保證金的施工單位未再發生一起電力設施安全事故。
為了更好控制電力設施保護風險,2011年哈局公安保衛部與公安機關建立警企聯合工作機制,對危及線路通道安全的隱患進行專項治理,實現治理法制化、規范化。2011年全年完成重大隱患治理94處,拆除電力設施保護區內違法建築10處3560餘平方米,拆除電力設施保護區內施工塔吊2座、拆除塔吊臂2節,偵破破壞電力設施案件15起,挽回經濟損失85萬元。
行之有效的依法依規管理是“依法治企”的基礎,是法治化管理的重要手段。當哈局員工看到卓越的電力設施保護成效,種種“依法治企”觀念就可比員工中形成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
局屬房產內控完備
加強局屬房地產管理是哈局重點工作。2011後勤中心以“依法治企”年專項工作為契機,在制定《哈爾濱電業局房產及土地管理辦法》、《哈爾濱電業局非生產性大修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的同時,加強對局屬房產土地的常規化管理,對局屬房產、土地統一建檔,監督各單位對房產土地的使用情況。同時建立房地產風險等級管理模式,根據現有局屬房產情況,確認每宗資產的綜合風險等級,確定其防控力度,實施動態跟蹤管理,以保證資產的完整性。
目前,哈局已經形成一個良性的房地產管理工作流程,以基建部和營銷部為主的資產形成環節,以財務部和後勤中心為主的資產入帳環節,以財務部、後勤中心和物業公司為主的資產管理環節,以各使用單位為主的資產使用環節,組成一個資產全生命周期的跟蹤管理模式。各部門明確各自的管理職責,分級管理,各司其職,環環相扣,信息互享,保證局屬資產在工作流程中安全流轉。
依法治企是一項長期的任務,貫穿於企業決策、執行、監督的全過程,是國企的政治責任,也是健康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2012年哈局將繼續研究依法治企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不斷提高全局乾部員工的法律素質和依法經營管理能力,逐步樹立“對內講制度、守規章,對外講信用、守合同”的良好企業形象,全面建設“一強三優”現代企業提供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