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王憲魁強調: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實現強縣富民
2012-02-28 18:42:46 來源:東北網  作者:桑蕾 賈輝 顧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王憲魁在全省縣域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

  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實現強縣富民

 
全省縣域經濟工作會議28日在哈爾濱召開。東北網記者 顧碩 攝

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憲魁出席會議並講話。東北網記者 顧碩 攝

  2012年,預期全省縣域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6%,工業增加值增長2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

  東北網2月28日訊(記者桑蕾 賈輝 東北網記者顧碩) 28日上午,全省縣域經濟工作會議在哈爾濱市召開,會議總結縣域經濟發展經驗,分析形勢,明確目標,推動縣域經濟加快發展。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憲魁講話強調,縣域經濟是全省經濟的基本單元,產業興縣域興,縣域興財政強,縣域經濟發展則百姓富。各地各部門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切實擔當起責任和使命,牢牢把握實體經濟基礎,貫徹落實“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發展戰略,圍繞“十大重點產業”上項目,加快培育壯大特色優勢主導產業,推動強縣跨越、中縣昇位、弱縣脫貧、全面崛起,努力實現強縣、興省、富民目標。副省長張建星主持會議並講話。

  近年來,各縣(市)積極調整農業結構,不斷加快產業發展,縣域經濟取得了顯著成效,呈現出總量和速度明顯提高,產業、園區、項目建設取得突破,縣級乾部抓經濟能力不斷提昇的良好勢頭。王憲魁指出,縣域經濟對發達省份來說,已經是老話題;而對於後發達省份,還是新課題,需要深刻認識,准確把握。縣域經濟是縣(市)發展的首要任務,縣域強則“身板兒”壯;縣域經濟是我省經濟的潛力所在,縣域興則全省興;縣域經濟是基層群眾致富的根本,縣域富則百姓富。發展縣域經濟對龍江振興至關重要,既是強縣的需要,也是興省的需要,更是富民的需要。

  王憲魁強調,要提高對縣域經濟發展的規律性認識,衝破主觀束縛,提高駕馭縣域經濟科學發展的水平。一要准確把握縣域經濟的內涵。縣域經濟是區域經濟、特色經濟、開放經濟、產業經濟。二要努力克服安於現狀、“農業不能做大產業”、 “邊遠縣招不來商”和“縣域不能乾出大品牌”等問題。三要切實提高駕馭縣域經濟的能力。想乾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加快地方經濟發展。會乾事,加強市場經濟的實踐探索,推動縣域經濟由傳統農業經濟向工業、向服務業、向市場經濟延伸。能乾成事,提高執行力和抓落實的能力,對認准的事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王憲魁強調,我省在發展縣域經濟上優勢明顯、潛力巨大,必須抓住當前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激活資源優勢、釋放政策潛能、激發內在動力,加快構築縣域經濟發展新優勢,全力推進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2012年,預期全省縣域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6%,工業增加值增長20%以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0%,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實現上述目標,需要明確發展導向,把握好以下重點:突出規劃引領。要研究制定全省縣域經濟發展五年規劃,各市地、各縣市也要盡快拿出本地的五年發展規劃。做到縣域內工業園區、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城鎮商貿區“三區”聯動建設;縣域外要實現墾區、林區、礦區、油區“四區”帶動,深化合作共建,優勢互補。縣際之間要實現省級重點園區牽動,實現一個重點園區建設同時帶動幾個縣域產業發展。突出特色定位。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釋放潛能,錯位發展,走出一條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發展之路。突出產業承載。要引導資源向重點企業聚集,要素向優勢產業聚集,加快培育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主導產業。突出政策扶持。抓緊制定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政策,安排專項資金,采取以獎代投的方式,重點用於園區和產業項目建設。突出全民創業。要掀起全民創業熱潮,不拘形式,不拘規模,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支持個體、家庭、能人、大學生等走上經濟建設主戰場。突出晉位趕超。要分類指導,統籌推進,梯次趕超,形成競相發展的格局,整體提昇縣域經濟發展的規模、質量和效益。


  王憲魁要求,做好縣域經濟工作千頭萬緒,要善於抓住主要矛盾,實施重點推進,做到“五個突破”:一是把大上產業項目作為主攻方向,在產業強縣上實現突破。要依托資源、放大資源,用資源換產業、換項目、換市場,搞資源精深加工,擺脫“原字號”產品依賴,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要“抓大不放小”,既抓頂天立地大項目,又抓鋪天蓋地小項目,用大項目當龍頭、做牽動,用小項目搞延伸、做配套。要注重上科技水平高的產業項目,力爭上一個科技龍頭項目,帶動一條產業鏈,培育一批骨乾企業,形成產業集群。要加強園區建設。各縣(市)都要根據自己的優勢和特點,規劃建設產業園區,打造工業園區、農業產業園區、林果業園區、現代服務業園區和對外開放園區等。二是把引資引企作為重要途徑,在開放招商上實現突破。要善於搭車招商。借助省、市舉辦的哈洽會、冰洽會等大型招商活動,利用更大的平臺,取得招商的實效。要以商招商。注重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借助信息渠道、商務渠道、人脈資源等方面的優勢,以最小的招商成本,獲得更大的招商效應。要推動全民招商。廣泛動員機關事業單位乾部職工、村級乾部以及全社會力量進行招商,人人都成為招商的主體,形成招商的合力。三是把農業產業化作為發展方向,在提高農業綜合效益上實現突破。要調整種植結構。立足提高效益,壓縮低產低效作物面積,發展優質高效作物種植面積,把土地資源潛能和種植優勢有效釋放出來,大力發展蔬菜、苗木、花卉等高效作物。要大力發展畜牧水產業。加快畜牧水產業的規模化、標准化、集約化、專業化進程,提高農民畜牧水產業收入的比重。要搞好農產品精深加工。加快培育市場前景好、附加值高、產業鏈長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把大農業打造成大產業。四是把用好用足國家政策作為重要工作,在爭取支持上實現突破。要准確把握國家的政策取向,系統梳理適用於本地的政策條目,增強對上爭取的意識,主動對接、主動出擊,爭得項目、資金支持,切實發揮政策的最大效應。五是把強化推進落實機制作為重要保障,在激勵引導上實現突破。要建立科學的評價標准。既要看總量,又要看增量;既要看綜合,又要看單項;既要看長遠,又要看當前;既要看數量,又要看質量;既要看自身效益,又要看對全省貢獻。同時,要嚴格考核,兌現獎懲。

  張建星要求,要探索產業明晰的縣域發展特色化道路,構建領先全國的縣域農業產業化亮點,培育名片鮮明的縣域經濟標志性工程,打造現代一流的縣域工業集聚化園區,壯大貢獻突出的縣域企業小巨人群體,催生功能完善的縣域商貿流通服務業,開闢借力登高的縣域經濟發展有效途徑,形成整體崛起的縣域聯動發展格局。

  會上表彰了縣域經濟工業、財源、民生和總量增幅四個“十強縣”。肇東、安達和集賢等縣(市)作了典型發言。中省直有關單位和各市(地)縣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