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日訊 為保增長、擴內需,2011年黑河市不斷改善消費環境,抑制物價過快增長,市場運行質量不斷提高,結構昇級明顯加快,消費品市場呈現出積極向好新態勢。
消費需求強勁,增幅穩步提昇。2011年,在擴內需、促消費等政策因素推動下,消費熱點持續昇溫,呈現穩步增長的發展態勢。一季度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47246.7萬元,同比增長16.6%;二季度小幅走高,實現零售額153247.6萬元,同比增長16.7%;三季度繼續上行,實現零售額167102萬元,同比增長17.2%;四季度保持增勢,實現零售額167899.3萬元,同比增長17.1%。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5495.6萬元,同比增長17.1%。
城鎮市場均衡發展,鄉村市場逐漸昇溫。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加快,城鄉居民收入不斷提高,購買力普遍增強。2011年,全市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79530.2萬元,同比增長17.1%,拉動全市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8個百分點。農村居民的消費意識進一步強化,購買力得到進一步釋放。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55965.4萬元,同比增長17.4%。
批發零售增勢穩健,餐飲市場日趨活躍。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全市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不斷調整經營策略,增加市場需求。2011年,全市批發業零售額213858萬元,同比增長17.9%;零售業零售額272172萬元,同比增長16.3%;住宿業營業額74756萬元,同比增長7.6%;餐飲業營業額127783萬元,同比增長17.1%。
限上企業作用增強,呈現健康發展態勢。近年來,全市湧現和成長了一批限額以上商貿企業,極大改善了城鄉居民的購物環境,市場運行的集約性不斷增強。2011年,全市限額以上企業63戶,同比增加9戶,限上企業消費品零售額153313萬元,同比增長50.7%,高於全市消費品零售額增幅33.6個百分點,佔零售額比重由上年的18.5%提高到24.1%。限額以下企業及個體戶實現零售額482182萬元,同比增長9.9%。
消費熱點明顯,需求持續旺盛。在節日消費、外來消費等因素推動下,吃、穿、用類商品均保持增長。食品類、衣著類、日用品類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9.1%、28.5%、17.6%;提高生活質量的商品熱銷。金銀珠寶類、家用電器類和化妝品類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5.8%、21.5%和18.2%;娛樂休閑體育文化用品類商品大幅增長。文化辦公用品和通訊器材類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5.2%和27.1%。
綜合分析黑河市市場消費增長主要因素,一是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為擴大內需提供保障。近年來國家經濟增長方式逐漸由投資拉動轉向內需拉動,對促進城鄉消費品市場繁榮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隨著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城鄉居民在醫療、養老等方面的“後顧之懮”逐步減弱,即期消費進一步提昇。二是市委、市政府大力發展“四型經濟”,有效推動了消費增長。年初以來,黑河市大力發展旅游、試車、會議、度假“四型經濟”,著力培育新興消費熱點。全市旅游總人數315.2萬人,同比增長18%。其中,邊境旅游出入境人數達372159人次,同比增長9.2%。三是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促進消費品市場健康發展。社會分配制度的不斷完善,居民儲蓄存款的不斷增長促進了消費市場的發展。2011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13元,同比增長18.6%;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651元,同比增長22.8%。四是“家電下鄉”政策推動了城鄉市場商品結構的昇級換代,活躍了農村消費品市場,促進消費較快增長。2011年,全市銷售“家電下鄉”產品106836臺(件),實現銷售額21040萬元,同比增長30%。累計補貼金額235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