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大學校園暗湧『開學清單』攀比風 畸形消費令人懮
2012-03-01 16:39:08 來源:新華網  作者:李雨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哈爾濱3月1日專電 隨著各大高校陸續開學,不少學生忙於按『開學清單』置辦新裝備: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裝備一個也不少,名牌化妝品、名牌服飾等也應聲入列。無論是添置新裝備還是聚會,抑或是玩網游,學生出手都相當闊綽,掀起了一股股『開學消費』潮。紅火的『開學經濟』背後顯現出的學生奢侈浪費、盲目攀比的現象,也著實令人擔懮。

  學生節儉意識淡薄校園流行享受型消費

  拼爹、炫富、曬包包這些經常出現在網絡世界中的攀比風,也刮到了大學校園中。學校剛剛開學,哈爾濱讀大一的學生吳曼便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奔赴商場,挑選自己『開學清單』上的新裝備。雖然沒有形成文字,但吳曼說她早已有了明確的計劃,比如這個月准備買的iphone4s手機,再買一臺ipad2平板電腦。等下個月初父母給了生活費,再買一套化妝品禮盒和一件外衣。按照這份清單的預算,吳曼說怎麼也得需要1萬5千元。

  記者走訪哈爾濱市部分高校發現,像吳曼這樣為自己置辦豪華開學裝備的大學生不在少數,校園內穿著名牌服飾手拿高端手機的大學生隨處可見。

  哈爾濱百腦匯商場銷售員童彤表示,現在學生的『購買力』十足,而且願意在電子產品上消費,無論是高端手機、平板電腦,都因學生的大量購買銷售十分火爆,一些電腦、手機、數碼相機的專營店,在『開學經濟』熱潮的影響下,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銷售高峰。

  大學生消費潮似乎一浪高過一浪,不僅進行高端消費『不眨眼』,就連聚會請客也是大擺排場,花費驚人。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消費水平甚至已經高出普通上班族。

  精明的商家也紛紛瞄准『開學季』特別推出『學生套餐』吸引大學生。在哈爾濱市百腦匯商場,一商家打出憑學生證購買電腦立減200元的宣傳牌,在大學城附近的臺球廳、KTV等娛樂場館也貼出開學期間一律8折的條幅,還有一些理發店、化妝品店專門到學校裡發放宣傳單。

  時尚、從眾心理導致攀比成風

  大學生盲目追求名牌的攀比行為讓不少家長懮心忡忡。『學生穿著得體大方就行,不要過分追求名牌、高檔。家長對孩子的縱容、溺愛,只會助長孩子愛慕虛榮的不良風氣。』哈爾濱市民劉宇說。

  此外,很多家長給孩子買一些物品時,並不了解孩子的實際用途,很多時候決定購買是因為孩子喜歡或看到別人家孩子買了,就跟著買。市民王先生說;『孩子在外市讀大學,我也擔心孩子在外面和其他學生攀比,可是覺得如果周圍的孩子都有,自家的孩子沒有反倒覺得對不起孩子,寧可家裡花銷緊張點,再貴也要給他匯錢買下。』

  大連醫科大學輔導員孫琦說,每當新學期開學,如果有學生換了新潮的物品,過不了幾天班級裡就會出現好幾個相同的物品,同學也經常拿這些新潮物品作為話題議論。

  大連醫科大學心理學碩士謝劍煒分析,大學生時尚心理、從眾心理是他們追趕潮流、互相攀比的原因。謝劍煒說,很多大學生缺乏自主意識與獨立判斷力,認為只有與大多數人的觀念與行為一致,纔會得到大家的認可和接納。此外,不少學生把名牌消費當成時尚、彰顯個性的行為,盲目追求潮流、從眾消費,以獲得同伴的羡慕和認可。

  學生離理性消費還有多遠?

  記者近日在哈爾濱市各高校隨機對50名在校大學生采訪了解到,堅持每天記錄自己消費開支情況的大學生只有3人,能夠對自己每月生活費用有明確消費計劃的大學生不到20人。

  黑龍江大學社會學專家曲文勇教授認為,層出不窮的拼爹、曬名牌、曬包包等社會風氣投射在學校,並影響學生消費行為,甚至一些中小學也出現盲目消費攀比的情況,畸形的消費理念和行為堪懮。

  曲文勇說,學生高消費容易滋生奢靡之風,這對他們成長和未來發展有著極其不利的影響,培養學生理性消費能力,樹立學生科學的價值觀,幫助學生克服盲目攀比心理走出畸形的消費觀念,使學生文明消費成為當務之急。

  哈爾濱師范大學教授張君說,培養學生艱苦朴素、自強自立的品格,為學生營造艱苦朴素的良好社會氣氛,不僅需要學校良好的引導教育,更需要家長、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張君說,家長要從娃娃抓起,學會從小拒絕孩子提出不合理的物質要求,並且對孩子講明不滿足他的理由。加強對孩子思想品德上的教育,讓孩子懂得珍惜家長的勞動成果,從小就明白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光榮美德。

  此外,學校也要把『育人』貫穿『教書』,引導學生道德性消費,鼓勵學生把省下的錢支援災區、貧困地區。讓高尚的道德成為學生靈魂的一部分,使學生逐漸養成自主而科學的消費觀。(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