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3月2日訊 1日,哈市工商局、哈市消協向社會發布了2011年消費投訴的十大熱點問題。2011年,共接待、受理消費者諮詢、申(投)訴、舉報信息36595條,同比增長10%。其中,諮詢30946件,申訴2528件,投訴1807件,辦結率為98.8%。舉報案件1315件,結案率96.1%。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達1550餘萬元。2011年,哈市消費者投訴熱點主要涉及服裝鞋帽、通訊產品、家用電器、電信服務、美容健身、倉儲物流、家居建材、食品、家用轎車、非現場購物10大類。
服裝:質量不過關
2011年,共受理鞋類、服裝類商品申(投)訴779件,同比增長35.7%。主要問題是產品質量不過關,羽絨服鑽毛、羊絨衣褲起球、開線、破洞、掉色;對塑身、保健類的功能服裝誇大功能;商家虛擬原價、以次充好,以打折、返券等方式誤導消費者。
案例:於先生在某百貨商場購買了一條1290元男褲,穿了一個月時發現褲子嚴重磨損,無法繼續穿著。經調解,商場認定該褲子存在質量問題,為消費者辦理了退貨。
手機:強行捆綁銷售
2011年,涉及手機類商品修理、更換、退貨的申(投)訴516件,同比增長40.5%。主要問題有,個別經銷商、生產商違反商品退換貨『三包』規定,自定規則,誤導消費;存在維修時間過長、死機、信號差、主板故障、黑屏、電池待機時間短、按鍵失靈等問題;部分大品牌利用市場佔有優勢,銷售時強行推銷和捆綁銷售。
案例:2011年12月15日,紀先生在某手機專賣店購買一款手機,價值3000元。購買時經營者強制向其捆綁銷售了價值300元的耳機。經調解,經營者為消費者退還了耳機。
家電:變相收取維修費
2011年,家電商品購買量和投訴量急劇上昇,申(投)訴382件,同比增長55%。主要問題包括,售後服務滯後、亂收費、維修技術差、人為拖延;維修時隨意更換維修的配件,暗箱操作,變相收取維修費,存在欺詐。
案例:2004年5月,李女士購買一臺電熱水器,2011年3月內膽開裂,她找到售後,但售後以該機型已下線為由,拒絕維修。由於購機時商家承諾『內膽終生包換』,經調解,售後為消費者更換一臺新機,並重新作出『5年內內膽免費更換』的新承諾。
電信:擅自疊加增值業務
2011年,哈市工商、消協共受理電信服務問題申(投)訴357件,同比增長59.1%。主要問題涉及到擅自更改、疊加增值業務,吸取消費者話費;收費標准不明確、不透明;延續業務存在霸王條款傾向。
案例:2011年7月,王先生發現手機話費詳單莫名出現每月10元的『訂餐服務』短信訂制費,連續3個月,共計30元。經調解,電信公司退回30元短信訂制費。
美容:誇大宣傳陷阱多
2011年,哈市工商部門對美容行業進行了集中整治,共受理美容健身類申(投)訴345件,同比增長72.8%。主要問題是部分美容健身場所以打折優惠等吸引消費者辦理美容卡或健身卡,接受服務後,商家要求消費者交納各種費用,直至套牢消費者。
案例:湯女士在道裡區某美容院辦理了一張3880元的美容卡,共消費10餘次,每次去工作人員都讓其再次添錢,不答應就不讓出來。經調解,商家為湯女士退回餘下美容款2500元。
物流:快遞運輸不快
2011年,哈市工商部門共接到物流業申(投)訴288件,同比增長33%。主要涉及道外區神州物流市場、濱江站附近的空車配貨站和一些快遞公司,部分配貨站存在價格欺詐,取貨時配貨站向發貨人變相收費;快遞公司運輸不快、損壞物品賠償爭議大。
案例:2011年5月,姚女士委托哈市某快遞公司郵寄一臺筆記本電腦到深圳市,對方接貨時發現該電腦顯示屏開裂已無法使用。經調解,快遞公司給予姚女士1000元作為賠償顯示屏的損失。
家居建材:收錢不及時送貨
2011年,共受理家居建材申(投)訴253件,同比增長32%。主要問題有,購買的家居建材類商品出現褪色、裂紋等問題;商家送貨不及時,售後服務不及時等。
案例:2011年12月,徐女士與某國際家居廣場簽訂了一份某品牌家具購銷合同,購買商品為『店內樣品』,但送來的家具並不是店內樣品。經調解,家居廣場為消費者更換了店內樣品。
食品:出售過期變質食物
2011年,共受理食品方面申(投)訴249件,同比增長43%。消費者主要反映商場、超市、食雜店等經營場所銷售的紅腸、乾腸等存在過期、變質、有雜質等情況。
案例:2011年9月,消費者張先生在呼蘭區某超市購買包裝式的面片和雞蛋面各一袋,食用後孩子發生腹瀉、嘔吐,經查看該產品面片和雞蛋面均為過期食品。經調解,超市賠償消費者300元。
家用轎車:性能故障頻發
2011年,涉及汽車銷售服務、零配件質量申(投)訴164件,與往年相比投訴量猛增,同比增長77.4%。主要存在的問題有,售後維修服務不及時、不到位;車輛存在諸多性能故障,安全隱患頻發等。
案例:2010年12月滕先生購買一臺品牌轎車,至2011年3月,該車兩次因線速冒煙問題導致行駛中突然熄火,3月末該車又出現相同狀況。經調解,該銷售商與廠家共同解決該車的質量問題,並承擔2600元的拖車、食宿費。
非現場購物:拒絕售後服務
2011年,通過電視、電話、網絡等非現場購物申(投)訴158件,同比增長43.7%。非現場購物主要以保健產品、藥品、通訊產品投訴居多,主要問題是商品與廣告宣傳不符。經營者拒絕提供售後服務,客服電話形同虛設。
案例:2011年9月,蓋先生團購一張餐券,價值88.8元,有效期至9月27日,網頁標注『不滿意就退款』,10月28日,蓋先生向該團購網申請退款,但網站卻未給其退款。經調解,團購網退回蓋先生團購餐券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