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綜合地震監測網 發生地震20分鍾可精確定位
2012-03-02 10:59:53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作者:王辛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日訊 《黑龍江省防震減災條例》於3月1日起正式頒布實施。記者從省地震局了解到,目前,哈市已初步形成了包括7個測震臺、4個強震臺、21個地震前兆觀測項目的綜合地震監測網絡,地震監測能力提高至2.5級,精確定位時間不超過20分鍾。

  呼蘭等地將建綜合地震觀測臺

  據省地震局震害防御處張鳳鳴調研員介紹,新《條例》明確規定,重大建設工程、可能發生次生嚴重災害的建設工程和其他重要工程(如核電站、水庫、電廠、化工廠),應當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並由省地震工作管理部門根據地震安全性評價結果確定抗震設防要求,審批後方可進行規劃、施工。

  同時,新《條例》要求全省加強地震監測臺網建設。據了解,目前我省共有測震臺網65個,其中,哈爾濱已初步形成了綜合地震監測網絡,地震監測能力提高至2.5級。對轄區及周邊50公裡范圍內發生的地震,初步定位時間不超過10分鍾,精確定位時間不超過20分鍾,定位精度小於5公裡。

  據了解,未來5年內,我市將在五常、雙城、木蘭、呼蘭等地建設綜合地震觀測臺,屆時,哈爾濱的地震監測能力將由2.5級提高至2.0級,市區可達到1.5級。

  哈市已建成320餘處避難所

  哈市市民最近一次遭遇『地震』是在去年,10月14日俄羅斯阿穆爾州發生6.6級地震,我市部分地區高層樓房有震感。據了解,監測數據顯示,哈爾濱轄區內每年約發生8至10次2級左右的地震,2級左右的地震人及動物一般感覺不到,僅有儀器可以監測得到。

  為防震避災,我市已統一建設應急避難所20處,可容納50萬人同時避難。另外,哈爾濱各區縣及企事業單位、學校建設的避難所約有300餘個。據了解,由於哈市中心城區人口、建築物相對密集,可用於防災空間的綠地、公園相對較少,尤其缺少應急避難疏散空間。為此,我市將廣泛分布在中心城區並有改造空間的中小學、職業學校等,改造成避難疏散空間,並通過提高重點建築物的抗震等級和加強中心區向外圍城區疏散道路的通暢性,來保障應急避難場所的安全性。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