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撫順社區一些京劇愛好者正在練唱。東北網記者侯巍攝

哈爾濱市撫順社區,一位老師正在給學員們唱歌。東北網記者侯巍攝
東北網3月6日訊(記者 侯巍)黑龍江省各級老乾部部門按照中組部、中央創先爭優領導小組要求在離退休乾部黨組織和黨員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要求,一年來,全省各級老乾部工作成效顯著。
葉濱昌(左二)和參觀者觀看雷鋒宣傳品。東北網記者侯巍攝

葉濱昌畫的雷鋒文化牆。東北網記者侯巍攝
創新形式,拓展空間,發揮“五老”作用
哈爾濱市南崗區文蘭社區的居民葉濱昌,是一名退休乾部,今年67歲,退休後身兼文化地區黨徽閃光服務隊長、黨員網吧巡查監督員、四所學校的校外輔導員,全國雷鋒題材收藏聯合會會員等職。葉濱昌不僅自己喜歡收藏雷鋒宣作品,退休後,他還將近幾十年收藏的宣傳雷鋒的各種報紙、黨刊、畫像、名片等近千件宣傳品集中起來在南崗區街道辦起了雷鋒展覽館,向人們宣傳雷鋒。2月17日,記者來到了這座位於南崗區文化街道辦事處的展覽館,小到半徑1.5厘米的雷鋒像章,大到長2米的雷鋒畫像都是他精心收集起來的。為了擴大雷鋒文化收藏品范圍,他曾行程上千裡,到過雷鋒的家鄉湖南長沙、望城,與雷鋒生前戰友交流。學習雷鋒,宣傳雷鋒成了葉濱昌的理想追求,看過雷鋒展的孩子們說,不僅加深了雷鋒的認識,長大也要學做一個像雷鋒那樣有益於社會的人。孩子們親切的稱葉老為“雷鋒爺爺”。
葉老所住的文蘭社區樓院,都是些老樓,18日記者看到,這些老樓的外牆上早已變成了文化大牆。被畫上了各類圖畫,有歷史系列的,如鄭和下西洋,有家鄉美景系列的,還有低碳環保的等等,市委組織部的一位領導看後感慨的說,一個社區有這樣一位老人,可真是社區之福,不僅美化了樓院,還提高了社區居民的素質。
據了解,截止到目前,哈爾濱市“五老”隊伍已由04年的3萬人增加到現在的8.58萬人。哈爾濱市委老乾部局堅持“自覺自願、發揮特長、量力而行”的原則,不斷擴大“五老”隊伍,充分發揮“五老”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化解社會矛盾、密切黨群關系、促進社會和諧中的獨特作用。2004年至今,哈爾濱市受到國家級表彰獎勵的“五老”達30人;受到省級表彰獎勵的“五老”150人;受到市級表彰獎勵的“五老”1058人;受到區縣級表彰獎勵的“五老”3489人。

在齊齊哈爾市文賓社區,一些老人們在打牌。東北網記者侯巍攝
以活動為契機,激發“五老”人員參與熱情
在齊齊哈爾建華區文化街道文賓社區,記者們的到來並沒有影響叔叔阿姨們參與活動的熱情。退休教師張恩華說自己從教40年,退休後周圍沒有了老師,也沒有了學生感覺很不適應,自從來到社區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每到假期,她開辦輔導班,對學生所學課程進行輔導,為他們講解作業,補習功課,自己感覺很有成績感。離休乾部張代鏡,是一位80多歲的老紅軍,全市模范,他多次為居民、學生、部隊戰士講述戰爭時期的故事,用黨的優良傳統教育人。
據了解,建華區根據各街道,社區實際在全區“五老”中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發動“五老”圍繞破解難題促發展,分解矛盾促和諧,充分發揮了社會宣傳員、校外輔導員、文明巡訪員、民情聯絡員、矛盾調解員的作用,受到了群眾高度贊譽。
創先爭優活動取得明顯成效
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全省湧現出了一批先進典型,取得了明顯成效。哈爾濱市離休乾部盧連基離休19年堅持服務群眾,義務普法300多場,被除數評為哈爾濱市十大法治人物。省社科院退休乾部黨員徐漢昌同志退休十多年來,一直繼續從事科研工作。完成編著、譯著(外譯中及中譯外)近20部,文字量超過1000萬字。省工商局退休乾部王秀霞,退休後義務宣傳“鐵人精神”的無私之舉,感動了身邊每個人。七臺河市引導離退休乾部投身公益事業,全市有60餘名離退休乾部擔任社區的建設監督員、衛生監督員、安全監督員和家庭調解員。原市政協副主席葛茂江,多年堅持深入到街道、社區、企事業單位等進行黨的政策和革命傳統教育,累計宣講20餘場次,聽眾達3000餘人次。
據悉,截止到2010年底,黑龍江省有離休乾部49189人,退休乾部710000人。總計有離退休乾部黨組織23403個,其中,離休乾部黨員37883人,退休乾部黨員37807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