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政協委員張抗抗:加大對實體書店生存與發展的政策性支持
2012-03-07 21:34:4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曉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全國政協委員張抗抗。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東北網北京3月7日訊 (記者 孫曉銳) 近年來,全國各大城市實體書店的生存已岌岌可危。不久前曾有媒體指出,曾經是城市文化地標的實體書店,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目前整個圖書出版業、圖書流通領域的現狀令全國政協委員張抗抗表示擔懮。張抗抗委員認為,新的時代必然會面臨新的問題,勇於並善於解決問題,文化的繁榮發展纔有希望。

  張抗抗委員指出,全國各地如此之多的民營實體書店紛紛倒閉、凋敝的消息不絕於耳,這絕不是孤立、偶然的現象。

  “民營實體書店,都是靠自主經營、自有資金生存的。而近年來書店房租、人力成本急劇上昇,造成書店經營成本過高。網上書店的低價衝擊和瘋狂擴張,也嚴重擠壓了實體書店的市場份額。即便是國營新華書店系統,銷售業績也因網上的惡性價格戰而持續下滑。”張抗抗委員分析成因。

  張抗抗委員發出呼吁,書業萎縮、實體書店瀕臨滅亡的現狀,直接威脅到知識生產的良性循環,影響“學習型社會”的建立、損害了精神文化建設的整體構架,違逆了目前我國文化大繁榮的良好趨勢。實體書店是城市的文化地標,即便進入電子信息時代,實體書店仍然是人民群眾不可缺少的文化活動空間。是體現文化“軟實力”的載體和民族文明程度的象征。

  張抗抗委員建議,政府可考慮對實體書店進行大幅度減稅(小書店以營業稅為主,大一點的書店主要是增值稅)。也可參照目前新華書店享有的返稅政策,使民營書店享受同等的“國民待遇”,讓民營實體書店能夠健康發展。

  同時,各地政府可把實體店納入公共文化服務系統,在文化發展機制上進行設計調整,鼓勵創新。對書店的城市區域分布位置進行合理布局,在城區規劃中為書店留下一角之地。政府應積極協調房地產商與書店的利益關系。但凡用於文化建設的政府撥款,也應向民營書店進行適度傾斜,在分配上體現更多的公平原則。加拿大政府為獨立書店購置電腦設備支付一半費用的此類做法,值得學習。

  此外,建議設立圖書公益基金等類似性質的民間或半官方機構,對資金流轉困難的民營實體書店進行定期資助。可考慮在中國版權協會下設一個圖書流通監管委員會,該委員會應吸納各界知名人士、如大學教授、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社會賢達等熱愛閱讀的人參加評審工作。各省市也可在地方版協設此機構,由政府每年劃撥一定數額的圖書資助資金,對登記注冊的各地民營實體書店,設立業績、信譽的評估機制。民營實體書店可向該機構提交房租補貼申請,由委員會專家進行評審,並有權批准並發放合理的房租補貼。

  面對網絡書店的書價惡意競爭,張抗抗委員表示,政府不能無所作為,完全可以依照國際價格法,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對網絡書店以及其它任何類型書店的圖書銷售進行限價。主管部門可出臺網絡書店的准入措施對此加以約束和懲處。張抗抗委員說,日本和韓國政府,已制定了圖書最低折扣價,保護實體書店與網絡書店享有平等競爭的舞臺。韓國政府規定,網絡書店的書價必須與實體書店同步,不得低於八折。德國政府規定一本新書上市後,必須先在實體書店銷售一段時間以後,纔能在網上書店銷售,並對打折幅度做了嚴格規定,銷售價格不能低於成本價。這些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政策,都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張抗抗委員告訴記者,據報載,杭州市委宣傳部與財政局等經多方協商,近期將出臺《關於扶持民營書店健康發展的暫行辦法》,每年財政撥款300萬元專項資金,通過資助、貼息和獎勵三種方式,扶持民營書店發展。杭州市政府在幾年前批准民營“純真年代”書店,利用西湖景區寶石山麓廢棄的國營茶室改建為書吧,為政府扶持實體書店創造了成功的范例。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