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9日訊 我國人口日益老齡化,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是社會越來越關注的問題。為了解齊齊哈爾市冬季老年人活動情況,日前,國家統計局齊齊哈爾調查隊就此進行了專題調查。結果表明,齊齊哈爾市中心城區適合冬季老年人活動的場所並不多,滿足不了老年人渴望加強身心健康的需要。
在對齊齊哈爾市部分老年合唱團、老年文藝表演隊、健身館、老齡委、社區進行走訪調查後發現,我市老年人的主要活動有體育鍛煉、讀書看報、網絡娛樂等。目前,齊齊哈爾市形成了市—區—街道—社區的四級全民健身組織網絡,場地設施不斷擴大,公益健身器材合理擺放。早晚健身已成為城市的一道道亮麗風景。在市圖書館,看報紙的老年人比例佔到七成多。在各圖書館、超市的圖書區、社區圖書室,看報讀書成為越來越多老年人生活的一部分。隨著網絡的普及,許多老年人也像年輕人一樣玩起了電腦,上網瀏覽,發微博,玩游戲,視頻聊天。
雖然老年人的生活越來越豐富,但進入冬季,城市裡適合老年人活動的場所並不多。因為北方天氣寒冷等原因,那些平日裡經常活動的老年人不得不呆在家裡看電視消磨時光,或偶爾出去散散步,有的老年人乾脆整天打麻將,這樣長期活動量不夠,增加了老年人患動脈硬化、糖尿病等疾病的機率。
調查顯示,冬季齊齊哈爾市老年人生活基礎設施不足。這些年來,各級政府在為老年人服務方面做了方方面面的工作,投入資金也逐年增加,但是比起人口老齡化的速度,還是相對不足。比如,齊齊哈爾市中心城區9所星光老年之家中,資金來源於街道和財政的只有3個。75個社區老年活動室總建築面積接近1萬平方米,平均每個社區老年活動室僅為126平方米。許多老年活動室建立後,日常消耗水電、取暖和桌椅等設施的維護費用,大多需要街道自籌。一些活動室主要靠多種經營來維持運轉,談不上配備或更新一些大型活動需要的設備。一些老社區自身的辦公環境捉襟見肘,公益性的活動室名存實亡。
公益性老年活動場所功能缺失。中心城區除了少部分成規模的封閉小區有條件好的活動室外,多數小區的活動室因面積較小、條件有限,僅開設書報閱覽、下棋打牌等活動項目,而一些唱歌、跳舞等對場地面積要求大的活動無法開展。加上接待服務量十分有限,滿足不了老年人豐富多彩的活動需求。一些商業化運作的健身館中,老年人活動的也並不多。一方面由於這些場所多是年輕人來休閑鍛煉,有些運動方式不適合老年人;另一方面是費用較高,不適宜老年人的消費水平。每到冬季,龍沙公園和各類廣場裡的老年活動團體,不得不開始了打游擊的生活。由於轉入室內租金較貴,一些小團體不得不暫時停止活動。還有一些合唱團由於聲音大、擾民,容易跟附近居民產生矛盾,也不得不經常變換活動地點。
每到冬季,在各大超市的休息區,老年人聚堆現象普遍。調查中發現,在新瑪特購物廣場休息區,20多位老人閑聊。他們中很多都是附近小區的居民,由於冬天寒冷,室外活動不方便,附近也沒有老年活動室,他們只好相約來這裡,既可以避寒,也可以一起聊天消磨時間。對此,這些商場企劃部人員均表示,只要商場空間允許,不介意老人們來此『貓冬』,但商場只是提供休息的座位,並沒設有老年人的專業活動器材,老人們來商場只能聊天,得不到任何鍛煉。況且商場內顧客流動量大,空氣相對污濁,老人們經常在這種環境裡不利健康。
有社會學者指出,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要求,各地要加快老年活動場所和便利化設施建設。在城鄉規劃建設中,要充分考慮老年人的需求,加強街道、社區『老年人生活圈』的配套設施建設。政府要多利用公園、綠地、廣場等公共空間,加強公益性設施投入。要善於利用新城建設和舊城改造的時機,把社區公益活動面積列到配套設施建設規劃中來。同時,還要加強全社會共同參與意識,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都要來關心和參與老齡事業,夯實老齡事業發展的社會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