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揭掉假證購買者頭上的面罩:或為掙錢或為騙人
2012-03-11 07:55:12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鄭曉儂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圖片提供哈爾濱市公安局道外分局

  東北網3月11日訊 有網友曾在網上發了一個帖子:《中國人一生需要多少個證書?》,其將所需的證件大致分為家庭婚姻類、身份類、學習工作類、遷徙旅行類、財產相關類以及其他等等。以一個普通人為例,從其出生到死亡,這一輩子活下來,大約共需80個左右的證件纔可以“活在當下”。最終結論指向———催生出社會上如此龐大的制假販假群體的,正是這些“活在證裡”的中國人。

  日前,哈市警方開展了一場力度空前的打擊制販假證行動,隨著警方的出擊,一個個制假團伙被打掉,一個個制假分子被繩之以法。然而,跟之前諸多打擊行動一樣,額手相慶之餘,人們似乎忽略了“假證”大范疇裡的另一大利益群體———購假者。

  “沒有消費,就沒有市場”———究竟是什麼人在購買假證?他(她)們購買假證又是出於什麼目的?相較於制假者,用假者又會給我們的社會帶來哪些危害?

  在這次全市大行動中,哈爾濱市公安局道外分局就抓獲了大批購假人員,其中尤以黎華派出所抓捕購假人員數量最多。帶著上述疑問,記者深入采訪了分局領導及黎華派出所的參戰乾警。通過幾個典型的案例以及乾警們的解析,讓我們對這一同樣龐大的購假人群進行一次深入的剖析。

  哈爾濱市公安局道外分局局長朱濤、政委李玉清、副局長滕萬喜,正在了解案情。

  在剛剛過去的春節長假裡,旅行成為許多人的休閑選擇。在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景點門前,我們總能看到有人拿著一些特殊證件買到了半價票甚至是門票全免。然而,又有多少人會意識到,在這些“便利”人中,有人其實是在使用假證渾水摸魚———物價高企,買假證者期待用假證免掉門票撈實惠。

  教導員姜濤先給記者展示了兩本假證:一本封皮燙著“國務院、中央軍委”金字的軍官證,一本蓋著“中國殘聯”鋼印及條形磁碼的殘疾人證,照片、名字、證件號一應俱全幾可亂真。

  “就是想省錢唄”,這是犯罪嫌疑人劉某面對警方訊問時說的話。但劉某其實並不屬於經濟拮據的社會階層,他是我市一家豪華品牌汽車4S店的銷售經理,正是事業有成衣食無懮的好年紀。“其實一開始並沒有想到辦假軍官證,那時候只是聽說學生證在出行購票以及參觀景點時可以有優惠,我看自己面相嫩,估摸著要是辦個假學生證的話也可以,於是就跟那些辦假證的聯系上了。沒想到對方還挺熱心的,聽說我要辦大學的學生證,人家直接就給我否了。記得那時他們介紹說‘你辦學生證容易讓人識破,軍官證、殘疾人證多好,到哪兒門票那可都是全免,比學生證好使多了,如今一旦節假日快到的時候,我們這兒辦這些免門票證的就特多,世博會都有人拿我們的證混進去過。’”劉某交代說:“聽他們這麼一介紹,我也覺得既然是辦一次乾脆就辦個最好使的吧,我喜歡旅游,每年都要出去玩幾次,如今景區門票價格不菲,在這頭的花費會是很大一筆,所以就花400元辦了一個。聽那些辦證的人介紹,除了我們這樣的散戶,竟然還有團購假證的呢。那個沈陽老板跟我說,有些人是團購學生證,除了價錢打折還能給你一個注冊印章,方便每年自己檢證……的確,有了這樣的假證,買火車票、電影票、景區門票時的確能省不少錢呢,現在很多餐廳不是也推出憑學生證半價的優惠活動了嘛。”

  算得再精,他還是把自己扔進去了,同時還把共事多年的另一個售後經理韓某也“捎帶了”———本打算節後結伴出游的韓某,因為沒經住劉某的游說也辦了一本軍官證,雖然他不像劉某那樣在取假證時被當場抓了現行,但迫於壓力事後自己乖乖走進派出所自首了。

  由於購買的是軍官證,這兩個經理因“危害國防利益罪”被刑事拘留了。

  范某某,跟上面這兩個經理懷的是一樣的心思———“省錢”,但屬於經濟拮據階層的他倒沒敢“奢望”去辦個“軍官證”,做小買賣的他也沒什麼心思到名山大川去瀟灑,他想的是如何能讓自己的小本生意在經營費用上更省點兒,於是自認為面貌滄桑的他想到了“殘疾人證”,希望借此可以靠著殘疾人政策撈點兒實惠。

  “開始去街邊看了小廣告上的電話,於是就跟他們溝通了,是沈陽那邊兒的,都說沈陽的證‘真’,不容易被看出來。但是我胳膊腿兒都好使,就跟他們諮詢,人家給我出招了,說辦個聽力障礙或者聾啞證就行,反正聾啞人外表也看不出來。不過這個得250元。還說能理解我,現在經濟不好,大家誰不想辦個假證省點錢啊?有了這個證兒,你是一勞永逸了。”范某某交代道:“所以最後我就辦了一個二級殘廢,沒敢把級別弄得太高。”

  “貪小便宜吃大虧,這的確是一些假證購買者的初衷,但是想省錢你也要走正道,心思都用到這些歪門邪道上了,小成本沒省下,人生的大成本可是增加了。”副所長沈恩雨感慨道。


  鏈接

  “通過物流來‘交貨’,是購假者收貨的新方式”,黎華派出所教導員姜濤說了他的“新發現”:“如今制販假證主要分兩塊,本地和省外,競爭也是比較激烈的。認為南方人做活兒細、仿真度高;並且,一旦對方被打掉了,由於兩地相距遙遠,自身被‘牽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這是很多購假者選擇省外‘業務’的心態”。

  在黎華派出所轄區內,有一座規模很大的物流站,裡面有幾十家配貨公司。2月24日,民警張新洲接到舉報:某物流貨站內經常有人去取通過物流方式到哈的偽造公文、證件。接報後,教導員姜濤、副所長沈恩雨帶領民警張新洲、劉振鐸趕到該貨站進行調查,當場查獲裝有各種假證、假牌照的郵件24包。此後經過數日的蹲守,又陸續抓獲了前來取證的十多名購假者,其中兩人因觸犯刑法而被刑拘,其餘被處以行政拘留。

  在這十多名購假者的手裡,我們看到了幾種較為“經典”的假證類別:假畢業證(學位證)、假軍官證、假戶口和身份證、假發票、假結(離)婚證、假資質證書等。

  “假證泛濫是一個社會管理層面的問題。”道外分局政委李玉清為我們解析到:“假證、假章泛濫,危害很大。花一二百塊錢辦個假證、假章,轉瞬間就改頭換面,拿著它招搖撞騙,這種現象簡直太可怕了,而且也影響了社會風氣,危害社會公平。”

  “‘假證’,就像插隊者,不斷有插隊的人出現,那些辛辛苦苦考證人的社會競爭力就會在無形間被不斷被削弱了。”李玉清政委對此也表示出憤慨,:“最可怕的是,健康證、衛生許可證這些關系到廣大消費者健康的資格證都可以買賣的話,那將給我們的健康帶來多大的威脅啊。”

  對於如何加大打擊力度,李玉清政委說:“對於購買和使用假證件的單位和個人,將一查到底,對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觸犯治安管理法律規定的,將給予行政拘留並處以罰款;對違反其他行政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將移送有關部門處理。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以及國有企事業單位的人員有上述行為的,將由紀檢監察部門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另外,我們公安機關加大力度打擊制售假證團伙,還將建立完善預防控制機制,如規定房屋出租人將房屋出租給無身份證的人,或者不按規定登記承租人姓名、身份證件種類和號碼,或者明知承租人利用出租房屋進行犯罪活動,不向公安機關報告等,將由有關部門依法給予罰款、行政拘留等行政處分。在這裡我們也提醒市民朋友,自覺抵制假證,因為,人間正道是滄桑”。

  在警方繳獲的形形色色的假證裡,學生證、學歷證、技術職稱證是佔比較高的,那麼,這些假證的買家又都是什麼角色呢?“買這類證的人,基本上都是為了求職、就業用的”,乾警張新洲解釋道。

  買假證為好賺錢

  王某,某高校本科畢業生,在本科文憑“白菜價”的時代,自知就業渺茫的他,想憑借自己的“學識”當一名“網絡槍手”賺錢,“幫助別人考試,要是通過了可以獲得1000元報酬,但是要有碩士文憑,這樣人家纔相信你的能力,纔能給你活兒。”王某說:“於是我就想到了辦假證,300元辦了一個,想著能夠從此當槍手,坐在家裡電腦前就能輕松賺錢,說實在的,真不知道買證也挨抓,這下好了,賠了夫人又折兵。”

  崔某,19歲,小學文化,在哈務工人員,目前在某飯店當服務員。她買的假證很有意思———大專學歷。“當時我們問她,你一個外地進城打工的,不就在飯店當服務員嗎,你要是像那些餐飲服務行業從業人員那樣,買個假的健康證我也能理解了,屬於這一行的必備,這大專文憑你要它乾嗎呢?結果你猜她咋說,她說如今餐飲業要求也昇級了,如果想從乾髒活累活的服務員昇級為領班一級的,也要文憑了。隔壁那家大飯店牆上貼出的招聘廣告就規定:領班,大專或大專以上文憑。她說自己也是老資格的服務員了,想‘提昇’一下自己,就買了一個證,想昇職卻昇進了拘留所。”張警官笑著說道。

  當然,還有一類人,雖然層次上較之前兩位高了,但依舊是想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劍走偏鋒”了。

  在抓捕中,一位“高知”人士引起了記者的格外注意:王某,男,我市某三甲醫院的醫生。這樣一個高地位、高收入的白衣天使,本應是“妙手仁心”,這次卻變成“妙手邪心”了。坐在審訊室裡的他全沒了那副“高知”的派頭,“進局子”的後果讓他完全“癱了”,那雙握手術刀的手本應是紋絲不顫的,如今卻抖個不停。

  王醫生購買的假證較全:畢業證、學位證、空白技術職稱證。據他交代:前兩個是給他太太買的,後一個是自己用的,用途倒是都一致,夫妻雙雙都想職稱晉級。但他沒有在醫術上提昇自己,反而想到了買證,結果葬送了大好“錢途”。

  “健康證、畢業證、學位證、CET(高等學校英語專業八級)TEM(大學英語四級)證、還有各行業的專業從業人員資格證……這些都是如今求職從業上崗的敲門磚,所以這些假證的辦理量相對是很大的,大約佔到70%左右。”副局長滕萬喜為我們解析道:“很多沒有資格的人,為了從業就在辦假證這上邊動起了歪腦筋,除了上述那些證是傳統熱門外,如今越來越多的專業技術證也被列入了造假的行列裡,像很多物業公司招聘時需要應聘者擁有電梯維修證、中控證兒什麼的。還有就是,一些想要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必須經過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並考核合格,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作業操作證》後纔能上崗,且工資大多不低。但是取得這樣的證件需要很多學時,考證、培訓費用也高,所以這類假證也越來越多了。渴望從業賺錢,這是好事兒,但要取之有道,不能動歪腦筋。”

  對這些形形色色的假證購買者,我們也可以從這個角度去分類:一類是正當的需求但是卻采用了不正當的手段,譬如:省錢、從業、昇職、晉級之類;另一類則可歸屬“騙子”一類。

  買假證為好騙人

  董某,購買了哈市某大學藝術學院學生證,對於為何購買假證他說———

  “我高中畢業後來哈打工,白天在地下出床子,下班後和幾個姐妹從事陪聊服務,辦理假學生證是我們的中間人要求的,乾我們這一行,大家都有一張假學生證,我們也就陪客人聊聊天喝喝酒,收一點小費。聽說乾這行,如果你跟客人說自己是在校大學生,那更能激起客人的興趣,給的小費也更高。所以我就辦了一張藝術院校的學生證,藝術這玩意大家都不懂,容易蒙混。”

  田某,購買了假文憑和“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對於為何購買假證他說———

  “如今人們都注重健康保養,看到開中藥保健品能賺錢,我就打算開一個,但是聽人說如果有‘證’那更有說服力,所以我就購買了假的醫學院校文憑和‘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充門面、當護身符。”

  樂某,購買偽造的餐飲業增值稅發票,對於為何購買假發票他說——— “如今餐飲業人工費和原材料費都漲得不得了,就想偷點稅,所以就買了幾本假的增值稅發票。”

  “特例”

  在黎華派出所裡,一張假結婚證讓大家感到頗為費解,“辦假離婚證還比較好理解,不是為了鑽房地產限購政策的空子多買房子,就是為了報銷包燒費,但是這假‘結婚證’還真是頭一次見到,這是為了啥呢?”大家研究半天,在“夫妻”二人的年齡上看出了些許端倪,男女年齡相差懸殊,“說不准,不過有可能是這哥們兒遇到了‘小三’逼婚,為了應景兒,不得不瞞著女方辦了一個假結婚證吧……都是一個‘騙’哪”。

  聲音

  對於造假者,主要是要加大打擊的力度,那麼,對於這些購假者呢?

  對此,道外公安分局局長朱濤給出了這樣的建議:“目前,很多購假者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違法的,不少人認為,使用假文憑、證件者即使被發現,所面臨的處罰也相對較小,無非是沒收證件、罰款等,與使用假證件帶來的獲利嚴重不對等,這就變相促使了假證市場的‘繁榮’。所以,我們首先要讓大多數購假者明白自己的行為也是觸犯法律的———辦假證觸犯了我國《刑法》第280條第1款的規定: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還會被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其次,我們還必須要在堵住源頭上下功夫。如果用人單位在證件審核時多一些監管,加一分力度,是否能夠給假證需求降一降溫?如果使用假證件者終生都背上不良的信用記錄,工作生活都受到嚴重影響,是否在購買假證件時會多一些顧慮?關鍵還是建立健全全社會的信用網絡,讓造假者和用假者都無所遁形,這纔是徹底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