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全國人大代表譚志娟:讓黑龍江『農超對接』不脫節
2012-03-11 09:25:24 來源:東北網  作者:曹曦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支持還需給力 讓黑龍江“農超對接”不脫節

——訪全國人大代表、齊齊哈爾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譚志娟


全國人大代表譚志娟。

  東北網北京3月11日訊 (記者 曹曦) 作為農技推廣領域唯一的全國人大代表、齊齊哈爾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譚志娟靠著自己踏實的履職、厚實的建議一直是媒體記者追逐采訪的熱點人物。從風華正茂到兩鬢霜白,她在農技推廣崗位上一乾就是30多年,一年有300天摸爬滾打在村屯農戶,農民們戲稱她為“老推”。

  “農超對接”是本“好經”

  譚志娟說,近幾年國家試點的“農超對接”就屬於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發展“農超對接”是保障農產品供給、穩定市場價格的有效手段;是增加農民收入、減輕中低收入群體生活負擔的有效途徑;是推進“菜籃子”產品標准化生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有效舉措。通過“農超對接”,以市場需求引導農產品品牌化經營,以品牌化經營帶動合作社標准化生產,以標准化生產保障質量安全,逐步實現“從田頭到餐桌”的全程質量控制。實行“農超對接”,明顯減少了中間環節,有效降低了超市采購成本。據調查,連鎖超市通過農超對接采購農產品,流通成本平均降低了15%左右。參與“農超對接”能使農民增加收入,取得了農民增收、消費者滿意、超市盈利、多方共贏的好效果。

  “農超對接”存在問題不容忽視

  譚志娟指出,農產品通過“農超對接”銷售的比重還比較低,需要擴大試點范圍。黑龍江省有得天獨厚的生產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條件,蔬菜、馬鈴薯等農產品大量銷往全國各地,僅蔬菜每年外銷300萬噸,出口100萬噸,馬鈴薯省內外銷量在187.6萬噸。在“農超對接”工作中,黑龍江省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出臺了《關於加快蔬菜產業發展的意見》,積極向南方發運馬鈴薯專列754個車皮,直接南銷商品薯4.5萬噸。但仍有170萬噸鮮薯,需要大型蔬菜流通企業、馬鈴薯專業合作社和農民自留及貯藏。

  “農超對接”基礎設施建設亟待解決。譚志娟舉例說,黑龍江省興十四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每年生產各類瓜果蔬菜320萬斤,由於沒有冷鏈系統儲藏,不能緩解因為運輸不及時和滯銷造成腐爛的情況,給菜農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一家一戶”的分散生產,組織化水平較低,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超對接”的開展。農產品增值稅政策有待完善。企業購進農產品可以抵扣13%的進項增值稅的政策,但執行中存在困難。一方面,合作社往往無法開具足額增值稅專用發票。另一方面,存在地區分割。全國沒有統一的農產品收購發票,各地自行制定的發票,無法實現跨區抵扣,增加了連鎖企業的稅收負擔,影響開展農產品經營的積極性。


 

  “農超對接”國家支持還需給力

  “在‘農超對接’上還需要國家給予更多的支持。”譚志娟說,對此,她提出了詳盡的建議。

  一、請求國家擴大“農超對接”試點范圍,把黑龍江省列為“農超對接”試點單位,推進黑龍江省農產品流通。

  二、加大對農產品生產和流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要加大對黑龍江生鮮食品生產大省的資金補貼力度。對專業合作社的鮮活農產品快速檢測系統及基地農產品品牌建設項目給予資金支持;對大型超市、農產品流通企業的鮮活農產品冷鏈系統和農產品配送中心項目給予資金支持。

  三、建議國家給予超市稅收方面的優惠。對於‘農超對接’的農產品銷售免收營業稅、增值稅,從而要求超市停止收費。”免去超市和其它零售企業經過初級加工的生鮮農產品13%的農副產品流轉稅。切實落實《關於農民專業合作社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的相關規定,消除以任何理由阻礙合作社提供免稅增值稅發票,執行超市采購“農超對接”產品的增值稅抵扣政策。

  四、加強指導監督,規范農超對接行為。降低農超對接門檻,嚴禁超市向合作社收取進場費、贊助費、攤位費、條碼費等不合理費用,嚴禁任意拖欠貨款。鼓勵超市和合作社簽訂長期對接合同,建立長期、穩定、緊密的對接關系,提高合同契約意識和誠信意識。

  五、加強“農超對接”人纔培訓及信息化建設。定期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培訓,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社掌握市場信息,熟悉超市營銷策略。鼓勵連鎖經營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農超對接服務系統及時發布信息,逐步開展網上簽約和交易試點,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