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市嚴查20個重點領域 發現『霸王條款』至少罰款1萬元
2012-03-13 09:16:50 來源:東北網-大慶日報  作者:楊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3日訊 3月12日,記者從市工商局獲悉,從即日起,工商部門將下狠茬打擊利用“霸王條款”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直至企業取消“霸王條款”為止。

  據了解,此次整治活動分四個階段,主要涉及與市民息息相關的20個重點領域。3月中旬到5月份,重點開展對大型商場、超市、旅游、餐飲、美容美發、健身以及汽車銷售和維修中的合同“霸王條款”整治。6月-7月重點查處物流業、運輸、房地產交易、裝飾裝修、物業管理以及中介服務業。8月-9月重點開展對網絡商品交易及服務、通訊服務、供水、供電、供暖、供氣、金融服務等行業中合同“霸王條款”的專項執法行動。10月到年底,對出現過“霸王條款”的企業回查,確保違法行為得到徹底整治和規范。

  據悉,對設立“霸王條款”有違法所得的商家,將處罰款3萬元,只設立“霸王條款”但是還沒有違法所得的商家,也要罰款1萬元。目前是信息搜集階段,消費者遭遇“霸王條款”可直接撥打6367944或12315舉報。

  打折商品出現問題商家概不負責,樓盤模型只做參考,預售卡不能退換不能轉讓……

  這些都是“霸王條款”

  “打折就不給發票,預售卡不能退換不能轉讓……”生活中我們時常被商家牽著鼻子走,不知不覺中自身權益就受到了侵害,可是不少市民卻並沒有意識到被侵權。

  為此,日報對“潛伏”在市民購房、購車、購物等過程中的“霸王條款”進行詳解,方便市民再遭遇這些情況時能及時維權。

  A 購房:補充條款裡有貓膩兒

  近幾年,工商部門接到的關於房地產交易、裝飾裝修及中介服務業等行業的投訴越來越多。

  韓先生去年在東北石油大學附近購買了一處住房,與開發商簽合同時他沒認真看,認為合同文本都是統一規定的,回家後,他認真研究了合同,發現不平等的條款都“藏”在合同的補充條款裡。

  韓先生說,補充條款裡說,如果業戶首付款晚交30天,要支付房款總價萬分之三的違約金,而開發商延期180天交房,只支付萬分之0.1的違約金。  


  補充條款裡還說,出賣人在買受人簽訂合同前的廣告、宣傳資料僅供買受人參考,不作為出賣人的承諾依據。

  “樓盤模型做得那麼漂亮,我就是衝著這個買的,如果交房時不是這樣,我只能吃啞巴虧。”韓先生說,類似這樣的不平等條款還有很多。

  提示:市工商局網絡與合同科的相關負責人說,現在開發商與購房者簽的合同大都是經過有關部門備案的統一文本,不利於購房者的條款大多隱藏在補充條款裡,市民購買時一定要多加注意。

  B購車:銷售商轉嫁風險

  近兩年,隨著私家車數量越來越多,購車過程中的“霸王條款”也逐漸引起了市民的重視。市民崔女士最近逛了不少4S店,也試駕了不少車。每次試駕時她都得和銷售商簽個協議,協議內容讓她很不舒服。

  崔女士說,協議中的一項內容是“對試駕過程中所造成的意外、車輛損失以及人員傷害等一切損失,均由試乘試駕者承擔”。

  提示:市工商局網絡與合同科的相關負責人說,這樣規定的目的就是將試駕的風險全部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提供試駕服務是銷售商市場營銷的一部分,銷售商應承擔一定的風險,試駕者需要對因個人過錯造成的試駕事故承擔責任,但不是全部。

  另外,還有的汽車銷售商自行規定“購貨方在接到供貨方提車通知×個工作日內,需將全部餘款付清提車,如逾期,首付款不予退回,車輛的所有權歸供貨方所有”。根據《擔保法》和《合同法》有關規定,首付款相當於預付款,不同於定金,只能是退回或抵作貨款。另外,條款只規定了消費者的責任,卻只字不提銷售商逾期交車的責任。而實際中,關於銷售商逾期交車的投訴很普遍,這樣單方面約束消費者的規定,是典型的“霸王條款”。

  C 購物:“概不負責”成商家擋箭牌

  前不久,市民閆女士在一大型商場購買了一臺電磁爐,當時贈了一套餐具及一個吃火鍋用的鍋。買完電磁爐,她直接到商場的超市買了羊肉、蔬菜等,要回家吃火鍋。然而,當所有准備工作都完成後,她發現鍋的把手掉了一個。她打車回商場想換一個,但商家說沒貨了,後來又說贈品質量問題概不負責,而且不在“三包”之內。

  提示:市工商局網絡與合同科的相關負責人說,商場存在的“霸王條款”最多,比如特價商品概不退換;打折商品概不“三包”;購物後保安查驗小票並蓋章;兒童游玩出事商場不負責;存包失竊超市不賠償等等。  


  此外,許多商家在促銷活動的規則或其會員卡、貴賓卡上都明文規定“本公司(商場、店等)擁有最終解釋權”。其目的就是想在商業活動中擁有絕對的權力,有權終止或者修改其作出的承諾以及會員卡、貴賓卡的約定內容,保留任意解釋活動的各項規定而無需另行通知消費者。商家與消費者一旦發生糾紛,該規定就成了商家推卸責任的“擋箭牌”。

  D公共領域:捆綁消費“欺負”消費者

  杜女士3年前在龍鳳區買了新房,她家3口人,每人都有手機,所以就不想在家裡安裝固定電話,然而她在辦理寬帶時被告知,必須同時安裝固定電話,而且電話還不能處於欠費狀態。

  近年來,很多新建的小區都存在通訊壟斷及捆綁消費的現象。

  提示:市工商局網絡與合同科的相關負責人說,除了通訊,供水、供電、供暖、金融服務行業等公共服務行業也是“霸王條款”重災區,例如用戶不及時清障,連續兩個月無法抄表的,則按水表最大流量、每天24小時的計量加倍收費;銀行享有信用卡的所有權,銀行保留不需要說明理由收回或不發信用卡給持有人的權利;信用卡收費項目和收費標准一經公布立即生效,無需另行通知持卡人;對批准和未批准的申請,銀行都有權保留相關申請材料不予退還;信用卡持卡人未收到銀行的對賬單應主動查詢,若在到期還款日前持卡人未向銀行提出異議,則視同其認可全部交易等。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