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佳木斯3月14日訊 去年以來,全市各級消協認真研究新形勢下消費糾紛的趨勢和特點,積極創新消費維權機制,加大消費維權力度,為切實把消費糾紛和解在企業、化解在基層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肯定。
積極推行消費和解制度。針對消費者投訴難、索賠難的問題,市消協積極引導組織公用企事業單位和大中型商服企業開展了以投訴“三不出”為主要內容的消費糾紛和解工作站建設,實現了處理消費者糾紛“三就地”,即就地發生、就地調解、就地解決。截至去年底,全市共建立“消費糾紛和解工作站”287個,配備專兼職和解員312人。同時加強了對消費和解工作站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建立健全了投訴諮詢信息錄入等工作制度,於去年9月7日在大商集團百貨大樓開展了“百貨大樓學《消法》、講誠信售後服務和軟件登錄競賽”活動。一年來,全市消費糾紛和解工作站共穩妥處理消費糾紛1733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09萬元。
及時受理和處理消費者投訴舉報。全市各級消協進一步規范受理、處理消費者投訴工作程序和行為,建立健全受理投訴、調解處理消費糾紛的工作機制和責任制度,及時受理和處理消費者投訴舉報,做到了消費者投訴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共受理消費者投訴案件4317件,其中,萬元以上案件56件,千元以上案件1200多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80多萬元。
加大重點領域消費維權力度。一年來,全市各級消協緊緊圍繞消費者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加大對商品和服務的監督力度,有效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其中,市消協根據消費者投訴對佳木斯火車站食品衛生情況進行了消費調查,對火車站個別食品經營者在未取得生產許可證的情況下,私自生產銷售豆漿制品的行為提出了整改措施。同時針對消費者反映的市燃氣公司代收20元天然氣意外傷害保險費不透明問題,開展了專題調查,督促燃氣公司在收費窗口醒目位置張貼了收費依據及標准,有效保護了用戶知情權和選擇權;針對“有線電視的數字信號改造和收費”、“出租汽車收取1元燃油附加費”和“大馬哈魚輻射”等消費者反映強烈的三個熱點問題,及時向相關部門進行了查詢,並將查詢結果和相關法律依據在三江晚報和佳木斯吧網站進行了公布,化解了矛盾,促進了和諧。 創新消費者權益保護舉措。針對我市邊貿經營的特殊性,為了有效保護我國公民和俄羅斯公民的消費權益,市消協與俄羅斯猶太自治州、哈巴羅夫斯克市簽署了消費維權合作協議,為更好地解決國際性消費糾紛、維護雙方消費者合法權益奠定了紮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