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伊春
搜 索
伊春市召開林下經濟暨農村工作會議
2012-03-14 10:26:28 來源:伊春日報  作者:郭盛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伊春3月14日訊 3月13日上午,市委林下經濟暨農村工作會議召開,對今年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市林下經濟發展和農村工作進行了部署。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愛文出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王愛文強調,要突出特色,打造優勢,統籌推進林農一體化發展。

  市委副書記、市長高環主持會議。

  市領導安虎賁、關思偉、霍明瑜、孫浩然、崔衛國出席會議。

  王愛文指出,要按照林農一體化的思路,統籌謀劃我市林下經濟和農業發展。伊春林中有農、農中有林,林農交錯、復合經營的特殊市情,決定伊春的農業發展必須走林農一體化的發展之路;伊春雖然資源豐富,但目前各類森林食品的采集量和利用率都不高,要把伊春的農林經濟做大做強、做出特色,要求我們必須走林農一體化的發展之路,這是一種發展戰略,更是伊春未來農業發展的方向;要實現林區職工和農民的共同富裕,也要求我們必須走林農一體化的發展之路。

  王愛文要求,要用現代市場經濟的思路,整體提昇林下經濟和農業發展水平。從我市農林經濟發展的現實來看,就是要變多種經營為一區一品,變自營經濟為合作經濟,用工業化的手段來提昇農業發展,用農業化的手段來提昇林下經濟,以盡快提高林農發展的市場化程度、產業化水平。第一,要強基地,走規模化、集約化、特色化的路子,解決好種養的問題。一是明確種養品種,突出一區一品。要充分學習借鑒成功模式,按照“一區一品、突出特色、規模化種養、差異化發展”的原則,推動林下經濟和農業發展盡快向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高端化方向轉變。二是要調整種植結構,搞活林地經營。調結構就是根據市場需求,發展適銷對路的品種;就是優化種植結構,發展優質高效作物,切實解決好“種十畝不如種一畝”的問題。要吸引大的戰略投資者來幫助我們調整種養結構。盡快向農機合作化、技術合作化轉變,向分工分業轉變。三是要創新經營手段,把“種山”的文章做大。一方面要促進制藥企業與本地藥材生產基地建立起供求合作關系;一方面要鼓勵支持各龍頭藥廠闢建自己的藥材生產基地,盡快形成北藥產業鏈。林下產業發展要在林地使用年限、限額使用、資金扶持以及科技示范園和產學研示范基地建設四個方面實現新的突破,伊春林科院和林校要充分發揮科技帶頭人的作用,通過承包經濟林的方式,采取政府補助一部分、科技帶頭人自投一部分資金的辦法,建立標准化栽培示范基地和科研基地,通過2到3年的時間,總結出切合伊春林區實際的經濟林豐產栽培技術措施和優良新品種,為經濟林產業化發展提供科技支橕。第二,就是壯龍頭,加大研發投入和招商引資力度,培育壯大龍頭企業群體。要把重點放在引進戰略投資者和支持現有龍頭企業研發投入、擴張昇級上,加速培育一批在全國都有競爭力的龍頭企業群體。要鞏固強化一批。像藍莓、北藥、水稻、畜禽肉制品加工等一些優勢項目要不斷鞏固和強化;要引進提昇一批。爭取把金鑼、雨潤等大企業吸引過來建廠,把野豬養殖和加工基地帶起來,將來產品就能佔領全國的市場;要儲備謀劃一批。深入研究國家產業政策,跟蹤產業發展走向,圍繞我市的一些優勢特色產業,建立農產品加工項目庫。要堅持一手抓儲備,一手抓招商。第三,就是闖市場,打出品牌特色,形成產業優勢。一是引導農民和務農職工走合作化發展之路,提高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關於合作社的組建,要明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把職工組織起來,在技術、品種等方面統一標准;第二階段就是統一標准後,統一制定銷售價格;第三階段就是發展自己的加工企業,統一打品牌,或爭取地理標識認證;第四階段就是形成自己的銷售市場和固定的客戶群。二是規范行業標准,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首先要建立健全森林食品相關的標准體系和認證體系,建立相關的安全、技術標准,並得到國際認可。其次要加大森林食品基礎性研究,提高科研力度,加大科技投入,全面深入地開發利用林下資源,向精、深、廣方面發展,發揮資源的最高效益;加大林下經濟標准化示范基地的建立,提高森林食品質量。同時要建立健全森林食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完善標准檢測認證體系,加強監管力度,進一步做好林產品、農產品原產地保護地理標識申報工作,以此為依托,開發出更多具有小興安嶺地域特色的原生態名優特系列產品。三是加大產品營銷力度,深度開發市場。要做好品牌和銷售網絡建設。要通過節會推介、媒體宣傳等各種手段,擴大現有品牌的影響力。進一步加大品牌資源整合力度,引導中小企業和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統一使用“小興安嶺大森林”、“林都北藥”集體商標,逐步在全市實現統一品牌、統一標准、統一宣傳。

  王愛文強調,要整合各類資源要素,加快推進新農村、新林區建設。我市擔負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新林區建設的雙重任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林區,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也是一個探索實踐的過程。要有效整合各類資源要素,以開放的思維、創新的精神,推動我市新農村、新林區建設再上新臺階。一要統籌推進新農村、新林區建設。二要大力發展生物質能源。三要完善服務體系。四要高標准抓好城鎮綠化。

  高環對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強調三點意見。第一,要切實把發展林下經濟作為當前農業工作的首要任務來抓。全市上下要充分把握農業農村工作的特色和特殊的市情、農情,充分認清發展林下經濟在開展“三次創業”和加快“3+X”產業體系推進中的特殊地位作用,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本次會議精神上來,在農業工作的發展部署上,堅持農業、林下經濟統籌謀劃,農業林業兩篇文章一起做,兩個效果一起要。第二,要同步抓好四項重點工作。一是糧食生產要著力提高單產水平。二是菜籃子工程要提高自給率。三是新農村建設要提高星級建設標准。四是農產品生產要確保質量安全。第三,要全力做好備春耕生產工作。要認真落實好各項惠農政策,全力以赴地抓好各種農用物資的儲備,確保貨源充足,及早下擺到位。要加大農資市場監管力度,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行為,確保農民用上放心農資。各級農業部門也要加大強化農業生產各個階段、環節的技術指導服務力度,幫助農民今年再奪豐收。

  會上,市委常委、秘書長安虎賁宣讀了我市獲省新農村建設星級單位和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名單。會上對獲獎單位和企業進行了頒獎。

  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長關思偉介紹了我市赴遼寧鐵嶺等地考察學習林下經濟情況,林管局副局長孫浩然就我市林下經濟和農業工作作了工作報告。

  嘉蔭縣、鐵力市、烏伊嶺區、友好區、湯旺河區作了典型發言。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