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4日訊 市委八屆二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後,市糧食局迅速召開黨委會議學習傳達,並召開全系統副科級以上乾部會議就深入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紮實做好2012年工作做了安排和部署。
市糧食局局長岳剛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2011年我市糧食工作取得了全省經濟效益第2名、綜合排名第3名的好成績。2012年,我們將再接再厲,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對糧食工作的要求和部署,主動服務全省“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建設,以提高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為核心,以拓寬糧食購銷渠道,促進農民豐產增收為目標,加快產業布局調整,深化購銷企業改革,加強市場調控監管,推進加工項目建設,紮實推進糧食流通產業又好又快發展,為建設幸福之城作出貢獻。
岳剛說,今年糧食部門將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著力抓好糧食購銷,促進農民餘糧順暢銷售。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糧食最低收購價、臨時存儲、輪換補庫等政策支持,穩定和提高政策性糧食收購數量。嚴厲查處違紀違規行為,維護正常的收購秩序。充分發揮國有糧食購銷企業主渠道作用,通過為農民開展糧食代儲、代銷等服務吸納糧源,引導農民適時適價銷售餘糧。鞏固和深化穩定的糧食產銷合作關系,積極參加黑龍江金秋糧食交易合作洽談會,廣交朋友,廣聯客戶,暢通糧食購銷渠道。
著力強化為農服務,增加農民賣糧收入。進一步完善價格信息監測體系,加強糧食市場監測預警、信息采集和整理發布,擴大信息服務覆蓋范圍。發揮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場地、設備設施優勢,為農民檢斤檢質、晾曬、清理和烘乾糧食提供服務。繼續爭取國家農戶儲糧倉專項建設項目,減少農民糧食產後損失。建立糧食收購工作協調機制,為農民自用車上路到糧庫送糧,協調交管部門提供方便。
加強宏觀調控,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完善市級糧食儲備體系,管好用好市級儲備糧油。完善市級儲備糧吞吐調節機制,完善《七臺河市糧食應急預案》以及監測預警體系,適當調整監測頻率。建立健全糧食質量、品質數據庫和檢驗監測公共服務平臺,加強質量監管,確保糧食質量安全。加強競價銷售和合同履約情況的監管,落實企業糧食(油)最高(最低)庫存量制度,做好糧油市場保供穩價工作,保障軍糧及食鹽供應。
突出項目建設,促進糧食產業發展。充分發揮糧食系統自身庫房、設施、人纔和鐵路專用線等優勢,圍繞玉米、大豆、水稻等優勢產業,積極推進50個超億元糧食加工項目,重點推進20個糧食加工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稻米加工園區和國有糧食企業倉儲設施建設。實施東、中、西三條糧食物流主乾通道建設,實現沿海主要港口和重點銷區大型糧食批發市場、物流園區與我省點對點對接。實施“兩臺一所”建設(建設電子交易平臺、信息服務平臺和黑龍江糧食交易所)工程,全面提昇哈爾濱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的服務功能。加強省內大中城市成品糧市場建設,鼓勵期貨市場發展。探索組建以龍頭企業為基礎、科研院所為支橕的科技開發聯盟,大力發展地市或區域培訓基地,逐步形成科技研發新體制。
深化企業改革,加快轉變發展方式。適應糧食生產和現代糧食流通產業發展需要,加大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資源整合重組力度。加快推進我市糧食企業集團組建工作,提高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規模化、組織化程度,實現資源效益的最大化,增強整體市場競爭力。
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正常秩序。建立健全糧食流通監督檢查行政執法機構,完善糧食流通市場監管分級分類管理制度。嚴格執行新的糧食收購資格許可條件和工作程序,加強對糧食收購活動的監督檢查。支持和鼓勵多種所有制市場主體從事糧食經營活動,保護合法糧食經營,促進糧食市場公平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