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策
搜 索
中俄聯合跨界監測界江水質 黑龍江水質趨於好轉
2012-03-16 06:44:07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張鳴霄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6日訊 近年來,黑龍江水質情況一直是中俄兩國人民高度關注的“生命線問題”。根據《2012年中俄共同進行黑龍江水質監測綱要》,中俄雙方聯合對黑龍江流域的“第二個5年監測周期”於2月21日一28日開始。在剛剛過去的5年,中俄跨界水體水質聯合監測顯示:黑龍江水質趨於好轉。

  記者從省環保廳、省環境監測中心站了解到,2007年,中俄雙方簽署協議,決定每5年為一個監測期,從2007年6月開始進行正式實質性的聯合監測。今年是“第二個五年周期”的肇始年。據介紹,聯合監測由國家環境保護部監測司總指揮,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具體實施。由黑龍江和內蒙古自治區,由兩個省(自治區)共同來付諸實施。

  據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儀器分析室主任賈立明介紹,在監測中,中俄雙方約定時間,在邊防部從協調下,在預定地點進行聯合采樣。采到的樣品一分為二,中俄雙方各自帶回本國進行分析,分析完成後,按預定的時間要求進行分析數據的交換。界江監測指標是中俄雙方共同確認的,共40項,涵蓋了水質常規指標和部分重金屬及有機項目指標。

  記者從黑河市環保局了解到,2月28日的中俄聯合跨界監測地點選擇在黑龍江乾流黑河卡倫山段,由黑河市環保局與俄羅斯阿穆爾州自然資源部進行聯合采樣。而後,5月16日、6月21日、8月23日還將進行3次聯合采樣,水質化驗方法延續往年慣例。

  黑龍江環境監測中心站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第一個五年”的監測結果表明:黑龍江總體水質趨於好轉,黑龍江和松花江的珍貴魚類增加。

  而水質好轉原因,省環保廳廳長李平在全省環境工作會議上所做的報告中分析,黑龍江最大支流松花江規劃增補的環保項目全面開工,整體水質得到持續改善。同時,全省節能減排力度加大,治污資金提高,水科技的支橕能力也大大提昇。俄方也對此高度評價。從俄羅斯國內公開發表的文章上看,俄方著文表示:從阿穆爾河(即黑龍江在俄羅斯境內部分的名稱)有機項目檢測2006年與2009年對比分析來看,黑龍江水質污染程度明顯降低。

  據介紹,中俄聯合跨界監測還開創了國際環保合作的一種新路徑。據賈立明主任介紹,我國目前正在將中俄聯合監測的經驗,應用到中越等界河的監測和邊境河流監測中。

  今年,我省已向國家申請在松花江建立水生生物監測試點站,以全面監測和分析松花江水質對中俄界江黑龍江及其中下游影響,這一舉措將推動全流域水生生態環境保護和改善。“我國以往大多通過檢測物理、化學指標對河流水質進行監測,方式比較單一。”李平廳長曾公開表示, “河流中的水生生物十分豐富,且具有預警、累積和指示作用,水生生物監測有利於更好地評價江河水質。”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