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3月16日訊 多年來,哈爾濱的老城區,『見縫插針』式的城市建設,多以犧牲綠化為代價。如今,新一屆的哈市政府要在老城區『見縫插綠』,還清綠化歷史欠賬,這樣的決策非常好,也可行,但這需要在規劃出綠和拆樓闢綠等方面下足功夫。連日來,本報關於城市綠化現狀的報道引起冰城各界強烈關注。15日,我省的城建規劃專家張相漢、吳松濤,園林綠化專家馮美瑞、聶紹荃、丁寶永、張志相和生態學專家祝寧等七位專家獻計獻策,其中多人提出,要把過渡性綠地變更為永久性綠地,從而解決老城區無處種樹的瓶頸。
張志相:
別讓過渡性綠地
成樓房用地
哈爾濱老城區要建設『森林』,必須利用好尚存的過渡性綠地,不能再讓其成為待價而沽的樓房用地,而是要將其變更為綠化用地。
『對哈爾濱的老城區,大家的印象都一樣,都是高樓,難見片林。』哈市城管局原綠化處處長張志相說,按照國家園林城的標准,哈爾濱的老城區,也就是二環以內的中心區,人均綠化面積要達到6平方米,綠地率不低於30%,可目前,樂觀估計也不超過10%。
回顧城建歷程不難看出,哈爾濱的老城區綠化,錯過了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老城區首次改造良機。那時候,以解決棚戶區住房為主的城建改造,沒能保證30%的綠化面積,同時,原有綠化也在逐漸被蠶食。哈爾濱還錯過了將老城區原有『過渡性綠地』過渡成綠地的良機,萬丈高樓平地而起。
如今,哈爾濱老城區要建設『森林』,必須利用好尚存的過渡性綠地,不能再讓其成為待價而沽的樓房用地,而是要將其變更為綠化用地。比如工程街與友誼路交口的工程街綠地,面積在2萬平方米以上,非常適合建設城市片林。
聶紹荃:推廣地下停車現有車位種樹
多建設地下和立體停車場,把現有的停車場變成綠化植樹用地,種大樹讓居民乘涼。
『看了生活報的報道,我感受到哈市政府真的開始重視綠化了。我的建議是,多建設地下和立體停車場,把現有停車場變成綠化植樹用地。』東北林業大學植物學專家聶紹荃教授說。
老城區綠化,選擇行道樹要選擇樹冠大、壽命長、抗病蟲害能力強的鄉土樹種,只有樹木成活率高了,再年年堅持綠化,纔能讓百姓看到逐年增加的綠化成果。『我說的本地樹種是榆樹和柳樹,其中,柳樹要選擇雄樹種,避免柳絮漫天飛。楊樹要選擇小葉楊、小青楊,同樣也要選擇雄性樹種。』
老城區綠化用地要在現有的居民庭院上挖掘潛力,對居民庭院內的綠化,除道路以外,要鋪滿綠,種大樹給居民提供夏季乘涼的地方。不要為了建設地上停車場而佔用綠化用地。
吳松濤:拆單位圍牆建景觀片林
一些非歷史建築的圍牆應該全部拆除,騰出圍牆的空地,建成長條、密植的片林。盡可能少種矮小的灌木,以免藏污納垢。
『從哈爾濱老城區現有的環境條件看,要找到現成的大面積綠化用地,已經很難了。但這並不意味著老城區綠化無計可施。』哈市城鄉規劃局副局長吳松濤說。
老城區要增綠,要對現有的綠化帶、公園、廣場和街頭游園進行提檔昇級,補種大樹,在可以種植大量樹木的沿江、沿河地帶,要建成市民休閑鍛煉的景觀片林。比如,榆樹、柳樹和丁香、桃紅之類,盡可能少種矮小的灌木,以免這些地方藏污納垢。同時,在街路交口空地進行綠化。
前些年,哈市曾經將主城區一些單位的封閉圍牆改建成通透圍牆。在這個基礎上,一些非歷史建築的圍牆應該全部拆除,騰出圍牆的空地,建成長條、密植的片林。此外,對於一些已經不具備種植行道樹的人行道,應利用擺放盆栽的辦法來增綠。
祝寧:老城區綠化三分建七分管
千萬不能建的時候挺有勁兒,建成了挺帶勁兒,之後就沒人管了,要科學地進行精確管護。可用藤蔓植物為牆體增綠。
『植被不僅會淨化空氣,增加空氣濕度,還為人們提供了休閑場所。尤其在當下,一個城市綠化的多寡,已經成了城市宜居的硬指標。』東北林業大學生態學專家祝寧說。
多年以來,哈爾濱的綠化總在『建了毀,毀了再建』的怪圈中徘徊。老城區綠化,必須堅持科學與民主的原則。嚴格遵循自然規律,同時要讓市民都來出主意,把綠化當成惠民工程和生態產業來規劃完成。『千萬不能建的時候挺有勁兒,建成了挺帶勁兒。之後沒人管護就不對勁兒了。』對綠化,要做到三分建七分管,科學地按照季節變化來進行精確管護。
老城區可以考慮進行垂直綠化,將牆體和樓體利用起來,用五葉地錦等藤蔓植物來增加綠量,這樣的辦法還可以用在廣場綠化上,改良盛夏廣場『白天曬、晚上烤』的休閑環境。
丁寶永:保護現有大樹見縫種樹
移植大樹,就像給老人做手術,活下來的可能性極低,而且浪費財力,保護好原有大樹應,然後見縫插綠。
『城區造林的地點很難找,首先要把已有的綠化,尤其是大樹一棵一棵地保護好。』東北林業大學造林學專家丁寶永教授說,常言道,人挪活,樹挪死。
移植樹木,尤其是已經長了幾十年的大樹,就像給老人做手術,活下來的可能性極低,而且大樹移植還浪費財力,最好的辦法是修路時,堅持『路讓樹』的基本原則。
老城區增綠,要做好城市空地的普查,將這些空地,不論大小,全部利用起來,盡可能種大樹。南京和鄭州也有老城區,這些兄弟城市在綠化上做得很好,關鍵一點就是見縫插綠,且對現有綠化,尤其是大樹的保護上昇到法律層面,一旦毀綠砍樹,是要被判刑的。『我和聶老師的想法也有相同之處,就是要在居民庭院內種大樹,營造良好休閑空間。』丁寶永還強調了在小街、小巷也要種大樹的觀點。
馮美瑞:學學上海拆樓還綠
哈爾濱老城區綠化需要拆樓還綠。做出綠化總體規劃,並分解成區域性綠化規劃,以立法的形式確定下來。
『上海捨棄了23億元,闢建了相當於6個兆麟公園大的延中綠地,目前已投用11年。』哈市園林學會理事長馮美瑞說,闢建延中綠地是上海從佔綠蓋樓走向拆樓還綠的一大轉折,哈爾濱老城區綠化也應拆樓還綠。
馮美瑞建議,首先按照城市總體規劃做出綠化總體規劃,並分解成區域性綠化規劃,以立法的形式確定下來。做出5年綠化方案,並分解成每年的規劃。
張相漢:拆遷前先規劃綠化用地
想綠化時,再找地,已經晚了,應該在城建中立下這樣的規矩,舊房子拆遷都應該在當下把綠化用地明確下來。
『老城區綠化,要因地制宜,盡可能地多栽樹,要下決心把過渡性綠地變更為永久性綠地,即把它的城建後備用地屬性改為公益性用地。』哈市城鄉規劃局原局長張相漢說。
拆房子搞綠化,是今年綠化面臨的課題之一,但成本太高。目前,最省錢的辦法就是把過渡綠地改為永久綠地。在道裡、道外、南崗和香坊四大主城區內,還有這樣的空地,比如道裡區友誼宮西側空地、友誼宮東側空地,南崗區拆除電力大廈後騰出的空地、正在拆除的果戈裡大街紅房子空地、計劃拆除的省博物館轉盤道空地,還有道外區的靖宇街兩側、香坊區的樂松廣場一帶等。
想綠化時,再找地,已經晚了,應該在城建中立下這樣的規矩,舊房子不管是今年拆,還是5年、甚至10年後拆除,都應該在當下把老城區的綠化用地明確下來,以便在主城區綠化時有地兒種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