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心打扮”後的姜馳出現在記者的鏡頭中。
黑龍江日報3月19日訊 為反映黑龍江省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為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的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本報從即日起開設“喜迎黨代會——基層黨代表風采錄”專欄,集中報道在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特別是在“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建設中,工作在第一線的黨代表先進事跡。
眼前這個農婦,頭發很隨意地抓成了一個發髻,臉色的疲憊看上去好像是坐了三四天的火車,與記者握手時,感覺她的雙手有些粗糙,常年勞作使她的手上布滿了溝溝壑壑。
坐在高高的炕沿上,她稍顯不安,粉紅色的棉衣看起來並沒有那麼保暖。“我就尋思記者來采訪,就換了一件乾淨的衣服。”村民說,要蓋大棚育秧苗了,她得一直在地裡盯著,累了就靠哪兒歇一會兒,穿乾淨衣服也白搭。
這就是記者此行的采訪對象嗎?一個曾經到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一個連續多年的省市三八紅旗手稱號獲得者,一個10年間將村民的腰包鼓了20倍,一個為村子安路燈引進自來水建農機合作社的人嗎?
3月初,記者乘車前往佳木斯市采訪了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富錦市硯山鎮福祥村黨支部書記姜馳。
故事從2000年3月姜馳上任福祥村黨支部書記說起。當時,該村137戶村民中,欠集體賬的有78戶,金額達87萬元,幾任村領導都在清理賬目上敗下陣來。
姜馳上任後,她打出的第一記重拳就是整頓村風。她從清理欠賬入手,經過大量說服工作,使欠賬戶分別與村裡簽訂了以地頂債合同。但後來由於村民違約,姜馳只好帶領村乾部挨家挨戶做工作,舉步維艱。期間還曾遭遇惡意報復,受傷住院,留下後遺癥。最終,她的堅持得到了村民的理解,歷時兩年收回了所有欠賬,村風有了根本好轉。
還了債,缺了錢,靠什麼生活?第二步,村黨支部一班人決定從調整種植結構入手,將全村低產旱田改為水田。沒有錢,姜馳把自家的房子、拖拉機抵押了;貸款解決了,她又一瘸一拐地到當地電業局協調,為福祥村架上了高壓線。那年,種水稻農民平均每戶比種大豆增收3000多元,沈寂多年的鄉村有了歡快的笑聲。
後來,她聽說種植一?地甜菜能掙一萬多元,又動了心。她把自家9畝多口糧田拿出來作為育苗基地,動員親屬試種甜菜。受她影響,到2011年,全村共發展甜菜面積2000畝,成為當地著名的甜菜種植專業村。
村民的日子日見紅火,可致富的腳步沒有停歇。2009年,姜馳為福祥村爭取到價值500多萬元的大型機械,成立了全鎮首家現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2011年,她又帶領村乾部多方爭取資金,引進了先進的馬鈴薯生產加工技術,該項目將於今年秋投產……
小村的喜事,一樁接一樁,可一心為了大家的姜馳,不知不覺間怠慢了自己。56歲的她住在村農機合作社院裡看大門,屋裡哈氣成霜,床上鋪著一張陳舊的電熱毯,考驗著她的腰傷。
“我是一個帶賽(‘懶’的意思)老太太。”聽說記者要拍照留念,她忙著梳理頭發。
歷經12年的艱苦奮斗和辛勤耕耘,使一個當時負債累累、管理混亂的後進村變成了現在發展迅速、人心凝聚的先進村,用行動踐行了“我一定要帶領大家從窮窩棚走向致富路,讓福祥村徹底改變落後面貌”的就職誓言,她,一點都不懶。
寄語
姜書記把一個後進村變成了先進村,我們感謝她,她無愧於“黨代表”這個稱號。希望她的事跡能鼓舞更多人,她的經驗能幫助更多人,湧現更多像她一樣的致富帶頭人,讓更多地方發展起來,富裕起來,讓老百姓過的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