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七臺河
搜 索
七臺河市地煤『六大系統』建設日趨完善
2012-03-19 14:12:46 來源:七臺河市政府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9日訊 按照省煤管局對建設和完善“六大系統”的總體要求,我市地方煤礦建設完善煤礦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工作進展順利,“六大系統”建設日趨完善,安全生產水平得到顯著提高。經過四個月的時間,我市聘請省級煤礦專家及大學教授組成專家組對“六大系統”設計進行評審,目前已有167處礦井通過評審。

  為徹底改變我市地方煤礦安全生產條件,市政府確立了建設和完善“六大系統”總體目標,即2010年底前全市所有地方煤礦要全面完成監測監控系統、壓風自救系統、供水施救系統和通信聯絡系統的完善工作;2011年底前全市所有地方煤礦全部安裝井下人員定位系統,31處礦井建設完成緊急避險系統;2012年6月底前81處礦井建設完成緊急避險系統,2012年底前141處礦井建設完成緊急避險系統;2013年6月底前全市所有地方煤礦全部完成“六大系統”的建設完善工作,並達到“設施完備、系統可靠、管理到位、運轉有序”的總體目標。

  為保證全市地方煤礦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完善工作和總體目標的實現,采取“四個結合”的方式進行總體推進:一是與礦井安全質量標准化建設相結合;二是與礦井安全生產准入相結合;三是與煤礦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相結合;四是與煤礦節後開工驗收相結合。在今年煤礦復產復工驗收前,研究制定了“六大系統”驗收標准和驗收辦法,並按照規劃要求與煤礦復產復工驗收一並進行驗收,對達不到標准的煤礦一律不得申請復產復工驗收。

  按照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建設、監督管理、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范的要求,目前已完善了監測監控系統,確保了監測監控系統裝備齊全、數據准確、斷電可靠、處理迅速,實現了對煤礦井下瓦斯、一氧、溫度、風速、風門、饋電、主扇風機、局部扇風機等的動態監控,為煤礦安全管理提供了決策依據。市、區(縣)監控中心平臺已經正式投入運行,實現了三層四級聯網。

  在全市已安裝人員定位系統的157處礦井現場驗收情況看,礦井人員定位系統基本符合《煤礦井下作業人員管理系統通用技術條件》的要求,總體上各系統功能大同小異,實現了查詢當前井下人員分布、查找人員當前位置、復示井下人員行蹤、區域警示、下井人員考勤管理、呼救、報警功能等功能。煤礦企業都能夠正常使用人員定位系統,要求煤礦企業逐步增加定位分站、讀卡器數量,同時達到井下全員配備識別卡。地方煤礦在地面都安裝了固定空氣壓縮機,並自2008年起,取消了采掘工作面煤電鑽,全部實現了風動一體化,為我市地方煤礦推行壓風自救系統奠定了良好基礎。目前,地方煤礦壓風管路鋪設覆蓋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和巷道,每個采掘工作面都安設壓風自救裝置,其它巷道中每隔100米設置三通閥門,確保了系統的可靠性。地方煤礦在達標建設時已經在地面設置了不小於200米3靜壓消防水池,並且管路均已鋪設到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在建設完善供水施救系統中要求煤礦所有巷道每隔200米設置一個供水閥門,現在全市所有煤礦已經按要求標准建設到位。在達標建設時均已建成了煤礦井上下調度通信聯絡系統,在此次建設和完善過程中煤礦按建設標准要求已經做到了通信網絡覆蓋井下每個采掘工作面和各硐室及設備轉載點,所有煤礦能夠保證礦內外通訊暢通。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