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1日訊 3月20日,全市營林暨造林綠化工作電視會議召開,市長高環出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高環要求,全市上下必須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抓好造林綠化工作,做到山上山下齊推並進,動員全社會力量,“打一場造林綠化的人民戰爭”。
高環指出,抓好造林綠化,必須深化思想認識。造林綠化是改善環境、促進發展、功在當代、蔭及子孫的大事。抓好造林綠化是我市建設山水生態園林城市的實際步驟,是我市提昇生態品牌、建設宜居城市的迫切要求,更是實現我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特別是自2008年起,省委、省政府就作出了“全省動員,全民參與,大乾三五年,全面綠化龍江大地”的總體部署。盡管今年是五年綠化龍江大地的最後一年,但省裡明確要求,要把造林綠化作為常態化工作進行下去,做到決心不變、勁頭不松、力量不撤、勢頭不減,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造林綠化工作的高度重視。對此,全市上下必須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重視並切實抓好造林綠化工作。
高環要求,抓好造林綠化,必須山上山下齊推並進。山上,就是要做好植樹補林工作。通過今春大造林和補植補種,力爭用二三年的時間,全面消滅宜林荒山荒地。山下,就是要重點抓好城鎮綠化美化。今年要以解決“山上有林、城裡無樹”問題為著力點,對存在少林或無林的區(局)址、場所、村屯、企業、社區、校園、農田乃至街路,按照“喬灌藤草花、針闊彩果景”的綠化模式,調整林相結構,增加常綠樹種比重,大搞平面綠化、立體綠化和垂直綠化,大造“片林”、“彩林帶”和“果林帶”。各地既要統籌安排、科學規劃,更要突出重點,提昇檔次。一是“點”要打造精品。“點”就是公園廣場、街頭綠地、交通節點等重點部位,必須各具特色,打造精致小品、園林精品。二是“帶”要建成景觀。“帶”就是街路綠化帶、沿河景觀帶等,要盡力做到一街一特色,一路一景觀,樹種的選擇、花草的搭配既要科學合理,又要大氣美觀,突出整體效果。特別是沿河景觀帶,要以水為魂,以岸為骨,以山展魅,以綠顯韻。三是“片”要彰顯特色。今年,各區址、局址、市址要多搞一些片林,多搞城市森林,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融入森林,真正體現出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伊春城市特色。四是“面”要提昇形象。“面”就是今年進出各縣(市)區(局)址2公裡的道路兩側、城鎮內主乾道要全部造林綠化;各縣(市)區(局)址河流兩岸、重點旅游景區周邊、公路鐵路乾線兩側要全部建成景觀帶或退耕還林還草;棚改新建居民區綠化面積佔總用地面積的比重必須達到規劃設計標准;各縣(市)區(局)址必須新建1處以上、總面積2公頃的大型公共綠地。
高環強調,要抓好造林綠化,必須強化保障措施的落實。一是要確保種苗充足供應。各地要早安排、早落實,抓緊做好種苗准備工作。同時,也要加強市場監管,嚴防哄抬價格行為,維護苗木市場穩定。二是要保證造林綠化質量。要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科學造林,重點把好作業設計、整地挖穴、苗木選擇、栽植季節、幼林撫育、檢查驗收等關口和環節,提高造林實效,確保栽一株、活一株,造一片、成一片,城區造林綠化當年要達到綠化美化效果。如果出現質量問題,市委、市政府將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從嚴從重追究有關人員的行政責任。從今年開始,政企合一區局及南四局的區局址綠化工作,由市營林局負責檢查督促落實,其他的由市城建部門負責。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資源局、市人社局和資源專員辦等部門也要積極支持,密切配合。三是要創新造林綠化機制。各地要在繼續強化專業造林綠化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建立造林綠化利益驅動新機制,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使職工群眾在追求自己致富目標的過程中為造林綠化作貢獻。要加大輿論宣傳力度,提高群眾植綠、護綠、愛綠的自覺性、主動性。要廣泛動員和組織黨政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和駐地部隊,在全市上下開展一場聲勢浩大的義務造林綠化競賽活動,努力形成全民參與的工作局面。
會上,林管局副局長孫浩然作了全市營林暨造林綠化工作的工作報告。
林管局副局長、市政府秘書長范慶華主持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