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3日訊 22日一大早,家住東風新村三區的李先生和妻子,買了一束鮮花,開車到淨園公墓祭奠已故的父親。
可當他們到達淨園公墓時,發現不少市民都跟他們一樣,把掃墓的計劃提前了。李先生看了看表,纔7點半,已經有人祭奠完逝去的親人,准備回家了。
不僅淨園公墓,其他墓園和殯儀館的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今年不少市民的掃墓計劃都提前了,雖然離清明節還有十多天的時間,但掃墓潮已經到來。
一家墓園的工作人員說,每年清明節前一周纔是掃墓高峰,往年這個時候只有很少人前去掃墓,但今年不一樣,這兩天前去祭掃的市民明顯增多,每天都有五六十人。
而淨園公墓和市殯儀館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今年清明節祭掃高峰將提前到來,預計本周末將會迎來第一個祭掃小高峰。
多家公墓開通免費班車
提起去掃墓,龍鳳區的張先生有一肚子苦水。去年清明節前,他們一家起了個大早,准備到某公墓給已故父母掃墓,7點鍾從家出發,但一路上堵車,車停在離公墓一公裡以外愣是進不去。想調頭回去,後面的車又把道兒堵死了,進不去出不來,一上午就這麼耽誤了。
每年清明節,都有不少市民圖方便開私家車前去掃墓,但事後都跟張先生一樣後悔。車堵在路上耽誤時間著急,車開到墓園找不著停車的地方也著急。其實,清明節祭奠親人可以乘坐免費班車。
日前,記者了解到,為了方便市民掃墓,我市多家墓園都在清明節前開通了免費班車。
淨園公墓,4月2日-4月4日開通免費祭掃班車,每輛班車可容納50人。
今年淨園公墓對免費班車發車時間作了調整。
新東風購物廣場西門每天3趟,6:30、7:30、8:30發車;讓胡路商廈門前每天1趟,發車時間7:00;龍鳳商場斜對面(原電器商城門前)每天一趟,8:00發車。
乘坐免費班車的市民請留意以上時間,以免耽誤出行。淨園公墓諮詢電話6619570。
壽山公墓打算在本周末開通免費祭掃班車,想乘坐的市民,需要打電話預約座位。
日前,預約電話已開通,號碼為5591444,想於本周末和4月1日-4月4日期間祭掃的市民,現在就可以打電話預約座位了。
壽山公墓的免費祭掃班車就停在讓胡路區第四醫院對面的麒麟大廈門前,電話預約後,可以按照約定時間前去乘車。
天園殯儀館也根據實際情況提前開通免費祭掃班車。
3月30日-4月4日,想乘坐免費祭掃班車去天園殯儀館祭掃的市民,可以撥打4446444預約座位,然後到乘二村轉盤道附近的317路公交站牌等車。
為了方便市民祭掃,市殯儀館將於3月31日-4月4日,在13路公交車市殯儀館站牌處開通免費的便民車,50分鍾一趟。
市殯儀館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的停車場可同時停放1000輛汽車,即使是祭掃高峰,一般也不會出現堵車的現象。但需要注意的是,祭掃高峰,市民開車前去祭掃,要從正門進入,按照所劃停車位規范泊車,如果車停在東側停車場,離開時要走東側出口;停在西側停車場,要從西側出口離開,以免造成車輛刮碰和交通擁堵。
開車祭掃要慢進快出短留
祭掃者如果自行駕車,出行前一定要先了解途經道路及墓區標志。
清明節期間,各大公墓將設置臨時停車場,市民前往掃墓時請注意臨時變化的交通標志,按標志指示將車輛停在臨時停車場。
停車時,最好做到“慢進快出短留”,避免出現“前車出不去,後車進不來”的情況,給祭掃活動帶來不便。
市民可錯峰或提前祭掃
“每年市民都喜歡趕在清明節前兩天來祭掃,尤其是清明節當天人更多。人車擁擠,存在安全隱患。”淨園公墓的工作人員擔心地說。
記者采訪後了解到,不光淨園公墓這樣,幾乎所有墓園和殯儀館的祭掃高峰都集中在清明節前兩天,而且多集中在7:30-10:00這個時間段。
為了順利祭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市民應盡量錯峰祭掃。尤其是一些老人,在小空間、高密度的環境中,可能會感到壓抑,加上心情悲痛,容易出現身體不適等狀況。建議有空閑的老年人或年輕市民,盡量不要選擇在周末、高峰期進行祭掃活動。
淨園公墓的工作人員特別提醒,祭掃人員要聽從公安及墓園專職人員的指揮安排,並注意防火、防盜和交通安全。
市城管委今年新造40個祭祀鼎
市民盡量在鼎中燒紙,以免“灼傷”瀝青路面
如今,大慶的路面越建越寬,越建越好。
行駛在寬敞的馬路上,司機心情大好。
可近日,市城管委的工作人員卻有些發愁。
他們發愁,就是因為這寬敞的馬路。
經常開車出行的市民都知道,車開在瀝青路和水泥路上的感覺就是不一樣。
在瀝青路面上行車,舒適度大大提高。
近幾年,我市大手筆投入,將很多水泥路面改造成瀝青路面,一些新修的馬路,也選用高品質的瀝青鋪設。市民駕車或乘車出行,不但方便了,也更舒適了。
雖然路面鋪設時,采用了多項國際、國內領先的技術,但瀝青路面有個缺點——怕火。
清明節快到了,如果您在瀝青路上焚紙,不但會對環境造成污染,還可能會破壞路面。
市城管委的一位工作人員擔心地說:“清明節快到了,我們最怕市民在瀝青路面上燒紙,容易把瀝青路燒出裂口和坑。”
為此,市城管委的工作人員想了很多辦法,在清明節前後,不但要加大上街巡查的力度,還會加派環衛工人在路口守候,隨時清理紙灰。
為了避免市民就地焚紙破壞草坪、步道板和瀝青路面,今年市城管委新造40個文明祭祀鼎,預計4月1日之前,已有的100個文明祭祀鼎,和新造的40個文明祭祀鼎能全部“上崗”。這些文明祭祀鼎,分布在東風新村及周邊小區的主要路口。
到市殯儀館祭奠要帶好證件和鑰匙
祭奠時,只能取靈位,不能動骨灰盒
記者了解到,每年清明節都有不少市民到市殯儀館祭奠親人,但一些粗心的市民,不是忘帶骨灰寄存證,就是忘帶鑰匙,而白跑一趟。
市殯儀館的張慶和書記說,市民前來祭奠已故親人必須同時攜帶骨灰寄存證和鑰匙纔行。在祭奠時,家屬只能取靈位,不能動骨灰盒。
骨灰寄存室內不能點明火,家屬要燒香、點蠟燭、焚紙可以到指定地點。
另外,市殯儀館業務樓正常工作日均可辦理續費,家屬趕在祭掃高峰續交骨灰寄存費,要配合工作人員排隊,以免造成擁堵。
越來越多市民選擇“綠色”祭掃方式
音樂祭掃、植樹祭掃、放飛祭掃都是不錯的選擇
前些年,市民前去祭掃,成車燒紙,各種供品擺得到處都是,可近兩年,市民祭奠親人的方式悄然發生了變化。用鮮花代替黃紙、在網上寄托哀思等環保、綠色、文明的祭掃方式被越來越多的市民認可。
“前些年,市民祭奠親人,都燒紙。一到清明祭掃高峰,到處都飛揚著紙灰,這兩年選擇用鮮花祭奠親人的市民越來越多,去年就有三成前來祭掃的市民沒燒紙。”市殯儀館的張書記說。
記者了解到,為了方便市民祭掃,我市多家墓園和殯儀館都提供鮮花、蠟燭等祭掃用品。今年,各祭掃點都加大了鮮花儲備量,帶著黃紙祭奠的人,如果願意,都能換得一把鮮花。
另外,市民可以登錄大慶殯葬網、香火堂網、西天祭祀網和龍鳳網4個專門的網站,寄托對已故親人的哀思。
據了解,今年“心語祭掃”將成為文明祭掃的一個新倡導。默默地佇立在逝者墓碑前,心中默默思念並許願,也不失為好的祭掃方式。除此之外,音樂祭掃、植樹祭掃、放飛祭掃也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