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6日訊 雙鴨山市五項措施確保備耕生產順利開展。一是落靠計劃,調優種植結構。緊抓強農惠農政策加大,農民生產積極性高的有利契機,積極引導農民優化種植結構,按照玉米400萬畝,水稻100萬畝,大豆100萬畝“411”種植結構布局,繼續增加水稻、玉米等高產作物和優質、特色作物面積,減少低產作物面積。計劃總播種面積631萬畝。
二是搶前抓早,落實春耕資金物資。截至目前,全市春耕期所需資金已籌措17億元,佔總需求的77.2%;化肥總需求19.8萬噸,已下擺13.1萬噸;柴油總需求4.1萬噸,已下擺2.5萬噸;農藥總需求1451噸,已下擺775噸;農膜總需求1097噸,已下擺554噸;種子總需求3.8萬噸,已下擺2.7萬噸。3月底前生產資金落實到位,種、肥、藥、膜等各類農資下擺到戶。同時,今年四大糧食作物第一批良種補貼4390.8萬元已到位,正發放中。
三是強化基礎,推進備春耕生產。去秋以來,該市共投入資金1000餘萬元,重點進行了水庫、提防、灌澇區、水土保持等農田水利設施的毀水工程修復工作;制定了《雙鴨山市2012年春季抗旱具體措施實施方案》;在春整地上,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對春季整地工作進行認真研究和全面部署,科學合理地制定了工作方案,確保進度和作業質量;各級農機部門積極為農機戶協調貸款,確保農機檢修工作順利進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面積達到126.8萬畝,比2011年增加9.8萬畝。
四是堅持標准,提昇農業科技水平。該市依托科技之冬培訓,抓住農業結構調整、發展效益農業的需要,利用農閑時節,有針對性地采取集中辦班、廣播電視講座、舉辦科技大集、印發手冊等形式開展科技培訓活動,提高農民科技種田水平。目前,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690期,培訓農民總數10.6萬人次,科技人員下鄉1100人次,發放各類科技書籍3.6萬冊。
五是淨化市場,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積極組織各縣區開展農資打假各項工作,加大對農用生產資料市場秩序的整頓力度,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種子、肥料、農藥及哄抬物價等違法犯罪行為,維護農民的利益和生產積極性。截至目前,共檢查農資批發市場3個,深入農戶摸排有無假劣種子、未審定的農作物品種,通過審查6個鄉鎮、70個行政村、350個農戶均無假劣種子和未審定農作物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