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市今年多栽樹少種草 『楊柳榆榶』唱主角
2012-04-07 09:10:27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譚啟首 張立馨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7日訊 日前,哈爾濱市春季行道樹補植工作已在全市范圍內展開,今年計劃補植行道樹4500多株,成為歷年補植量最大的一年。其中,六成以上的補植樹種為楊樹、柳樹、榆樹、糖槭鄉土樹種。同時,今年城市綠化中將多栽樹、少種草,綠化喬木也將以柳樹、榆樹、楊樹、糖槭為主。

  樹木的生態效益是草坪的30倍

  從事10多年城市綠化工作的王清春告訴記者,我市的草坪每年有近一半的時間處於冬眠狀態,大多數草坪變成了裸土,起不到綠化作用。種草不如種樹。

  東北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教授劉曉東告訴記者,成年樹木在一定面積內形成規模後,可以調節氣候,調節濕度,樹木的樹冠能吸收太陽輻射和熱蒸騰,從而降低地面溫度,為百姓提供納涼空間。但從調節氣候來說,草坪遠不及樹木。在相同綠化面積下,樹木的生態效益是草坪的30倍,但投資成本卻是草坪的十分之一。

  “楊柳榆榶”最適合冰城氣候

  哈爾濱 市的氣溫每年一半以上的時間處於0℃以下,這是考驗樹木耐活能力的一道“硬杠”。近幾年,市城綠辦對全市樹木普查後得出結論,楊、柳、榆、榶是我市綠化喬木中的骨乾樹種,並將在今後的城市綠化喬木中優先栽植。東北林業大學植物分類學家聶紹荃向記者介紹說,楊、柳、榆、榶在高寒地帶生長,成活率高,注定了這些樹木是我市綠化的主力軍。它們對我市氣候、生態環境的適應能力明顯優於其他樹種。

  廣種“楊柳榆榶”的另一原因,是這些樹木都屬地產,是我市的鄉土樹種。市風景園林學會理事長馮美瑞說,我市的絕大部分古樹名木都是楊、柳、榆、榶,有的榆樹樹齡都超過了哈市建埠的時間。1990年,全市對名木古樹普查後發現,全市名木古樹共142株,樹種基本集中在楊、柳、榆、榶。據史料記載,我市園林綠化始於1899年,據考證,當時種植的樹種基本為楊、柳、榆、榶和胡桃楸、黃菠蘿。

  近年栽種“雄性楊柳”不飛絮

  每年5、6月份,楊柳的飛絮都對人、車和環境衛生造成不良影響。今年廣種的楊柳樹會不會飛絮?

  哈爾濱市城綠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柳樹作為我市地生樹種,抗性較強,對乾旱和寒冷具有非常大的優勢,但也因存在飛絮等問題,一度被我市綠化“冷落”。為減少楊柳飛絮,從2000年起,我市開始改栽植雄性楊柳樹。目前,市區內現存的大約10萬株樹齡較長的雌性楊柳樹是滿城飄絮的“罪魁禍首”,但短時間內消除楊柳飄絮困難很大。對此,市區園林部門每到飄絮的季節都會對部分楊柳樹噴水,減少飛絮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責任編輯: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