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圖片新聞  >  政務政策圖片
搜 索
黨代表風采錄:王向明——心裡時刻記掛病人的好醫生
2012-04-09 10:11:47 來源:東北網  作者:陸鐵男 岳雲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王向明與心內科醫護人員研究病例。資料圖

  東北網4月9日訊(陸鐵男 記者岳雲雪) 凡是她救治的病人,都說她就是一個心裡時刻裝著病人的好醫生。26年如一日,忠實履行著醫務人員的神聖職責,以精湛的醫術解除患者的病痛,讓許多家庭延續團圓與歡樂。她,就是鶴崗市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王向明。

  潛心專研救治病患

  作為省優秀青年醫師、鶴崗市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王向明為了她鍾愛的事業,放棄了所有節假日,放棄了與親人團聚的機會,為盡快學到一流的技術,她不顧個人的身體狀況,每天穿著5公斤多重的鉛衣,直接暴露在X線下,學習心髒支架及起搏器治療。經過努力,她掌握了這項技術,並成為鶴崗市唯一一位獲得省衛生廳授予免試資質的心血管介入醫生。

  多年來,她始終致力於心內科臨床的診療和科研,在全市率先開展急性心肌梗死的綠色通道——急性PCI治療,經橈動脈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起搏器治療惡性心律失常、腎動脈造影、肺動脈造影、先天性心髒病及介入封堵治療等多項新技術,填補了鶴崗市的空白。她先後完成科研成果9項,在國際、國家、省級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10多篇,並著有《急診醫學》一書。

  創新醫術惠及百姓

  作為省科技創新能手、學科帶頭人,王向明更注重知識的更新。她先後到北京、哈醫大等地進修學習,引技術、帶項目,大膽應用於臨床實踐。在醫院率先開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診斷和治療、三腔起搏治療嚴重心力衰竭、AT500起搏預防治療心房纖顫、安植埋藏式心髒自動復律除顫器等,多次填補醫院空白。

  2011年,王向明開展腔內電生理檢查、射頻消融治療快速型心律失常,把鶴崗市心髒起搏電生理水平提高到一個新臺階。為提高心肌梗死病人的搶救成功率,她還創建了鶴崗市首家急性心肌梗死“綠色通道”,每年為近百人進行急診手術。同時,她還率先開展了急性心肌梗死的靜脈溶栓療法,使用三代溶栓藥物,使心肌梗塞血管開通時間縮短。為了讓更多的醫護人員學習新知識,她還自費為科室訂閱書刊,每周五下午組織科室醫護人員進行業務學習。

  “我自費為科室訂閱專業期刊,就是希望提高全體醫護人員的專業素質,更好的服務於百姓。”她經常這樣對醫護人員說。

  心系患者胸存大愛

  在鶴崗市提起王向明,沒有不豎大拇指的,這不僅因為她對醫學技術有著很深的造詣,更因為她對患者有著高度的責任心。工作中的王向明,更像一架擰緊發條的機器,不停地忙碌著,查房、檢查病案、出門診、備課、搞科研。而休息時間,無論是睡夢中的深夜,還是寒風刺骨的凌晨,她從來都是隨叫隨到。

  她經常說:“醫生是一種病人以生命相托的職業,我們的每一個決定都直接關系到病人的安危和一個家庭的幸福,作為醫生,我必須負責。”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2011年5月的一天,一位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塞患者剛抬進病房,突然出現心髒驟停,她立即組織搶救,為病人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心髒胸外按壓、電除顫,一遍、兩遍、三遍……在大家的全力配合下,患者終於恢復了自主呼吸,可這時的她,早已是汗流浹背,腰酸得直不起來了,但為了保證病人後期的安全,她緊接著又為病人進行了支架手術,最終病人脫離了危險。

  當病人的兒子感動得掏錢感謝她的救命之恩時,王向明鄭重地說:“這是我們醫生應盡的職責,這錢你們還是留著給病人作後期治療吧。”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