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0日訊 曾幾何時,住進高樓是許多人的居家夢想,但工程街184號的居民,雖住在高層樓房,每天卻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近日,該樓的多名業主向本報反映,工作了17年的老電梯三天兩頭“憋人”,為了安全,許多人放棄電梯選擇爬樓梯。
親戚串門被“憋”一個多小時
業主郭成力告訴記者,5日早晨6點多鍾,他鄰居的親屬就被“憋”在該樓的電梯內,困了一個半小時。幸虧這人身體還不錯,如果換成個年紀大的老人,萬一心髒不好,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內,犯病了咋辦?
為了證明自己所言不虛,郭成力請記者乘坐電梯“感受”一下。樓道裡燈光昏暗,兩部電梯只開一部。電梯內,年檢標志已被人為撕毀,看不清是否經過年檢。電梯運行起來後,嘎吱嘎吱的響聲更是讓人揪心。一位同乘電梯的居民告訴記者,由於經常出現困梯的事情,一些樓層低一點的人已經不敢乘電梯,樓層高的居民只能硬著頭皮用,把自己的安全交給運氣。
電梯平時是什麼人在維護管理?居民交電梯費嗎?郭成力告訴記者,居民們一直沒交電梯費,物業也不收。以前歸車輛廠管的時候,一直是電工老馮進行維護,但換了現在的物業公司後,老馮被辭退了,也不知道誰來管理電梯的運行。
年久失修電梯隔三天就“罷工”
隨後,記者來到了管理這棟樓物業的市供熱集團道裡經營公司通江分公司工程新區房管站。站長於慶佳告訴記者,他們公司是2011年7月接手的這棟樓,接手後便找了一家電梯維保公司來維護電梯,於慶佳說:“這部電梯太老了,之前基本隔三天就得壞一次。”
怎麼解決電梯經常出故障的問題?工程新區房管站上級單位市供熱集團道裡經營公司通江分公司的李經理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接手後做了大量的工作,現在正准備對電梯進行大修,方案已經提出,現正在做預算。
李經理告訴記者,兩部電梯每年的維保費用13000元,老電梯比較費電,兩部電梯每個月的電費就要3000多元,如此算下來,每年保持兩部電梯的基本運行,就需要近5萬元。如果需要更換零件,還需要另外花錢。目前還未向業主收電梯費,這些費用都是物業公司在承擔著。
至於何時收費,具體管理這棟樓的於慶佳站長介紹:“之前一直不收電梯費,忽然收費業主肯定不樂意。如果收不上來,每年花這麼多錢維修電梯,我們也負擔不起。”
電梯報廢目前尚無明確的年限
服役17年的老電梯是否應該強制報廢?記者昨日從市質監局了解到,目前並沒有明確、統一的電梯報廢年限。
記者調查發現,在各省市自行制定的電梯監管辦法中,只有個別省市提及電梯報廢制度。例如,《青島市電梯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規定:住宅電梯使用15年以上或者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的,經安全技術評估確認已無法保證安全,且無改造、維修價值的應當報廢。北京市在《住宅電梯使用年限規定》中明確,建築物單部電梯使用時間達到15年、多部電梯使用時間達到18年,主機和其他主要配套件磨損嚴重、設備已經過三次以上大修,再次維修工程的投資費用超過設備折舊殘值的,必須更換新電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