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雞西4月11日訊 麻山區堅持退耕還林統籌規劃、整體推進、分步實施的原則,根據麻山實際情況,采取先退陡坡、後退緩坡,規模栽植片林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實現生態公益效果。
今年,麻山區退耕還林任務是500畝,實際退耕還林地塊面積800畝,地塊落實在201國道沿線的土頂子村和?牛河、方虎公路北側視距內的西大坡村。這兩個村水土流失嚴重,並且臨路、臨河,生態區位十分重要。對農民超坡度口糧田退耕的,政策上堅持“誰退耕、誰建設,誰經營、誰受益”,“樹隨地走,誰造誰有,合造共有”,區政府還逐年給予農戶補助(每年每畝補助400元,期限為10年),調動了農民退耕還林的積極性。目前已與農戶協商並全部簽訂了協議。全區籌集到位退耕還林所需資金30.55萬元,預訂苗木27萬株。
該區林業技術部門已針對今年春旱實際,制定了使用保水劑、生根粉蘸根栽植的抗旱保成活技術方案,嚴把苗木從苗圃起苗、假植、包裝運輸及苗木在造林地的假植、栽植等各個關鍵環節,造林前期逐日對造林地塊踏查,實測土壤解凍深度,確定了土壤解凍夠深一塊就先栽植一塊,先栽陽坡、後栽陰坡的計劃,力爭5月1日左右栽植結束。林業站全體人員按部就班分地塊現地領栽,加強栽植指導,確保質量。同時落實看護人員,加強栽植後的管護,並設警示牌,嚴防擴地邊侵林和畜牲危害,以提高苗木成活率、保存率。
責任編輯:關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