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區位於管道間內的會所是上了年紀業主們最喜歡的娛樂場所。東北網記者 陳靜 攝

很多老年業主每天必到會所打球。東北網記者 陳靜 攝

被擠佔的簡陋圖書館。東北網記者 陳靜 攝
東北網4月12日訊(記者 陳靜)近日,哈爾濱海富名都小區居民向記者反映稱,他們得到開發商通知,限本月15日前,將小區會所、圖書館和物業辦公場所騰出,開發商要將上述約1100平米對外出租。
拿公攤產權證復印件主張所有權 為出租賺錢令業主、物業騰房
10日上午,海富名都小區多位居民告訴記者,小區已經入住10年,當初買房子時每戶業主都繳納20-40米不等的公共空間的房款,而這些公共空間包括會所、物業及圖書館等。前兩天,開發商海富集團一名李部長來到小區通知業主們,集團將把小區會所等1100平米公共空間對外出租,限本月15日之前騰出,並出示了以上房屋產權證復印件。
對此,業主們表示,公共空間是大家集體所有,開發商的產權證來自何處?據了解,業主們反映的會所和物業公司分別位於3號樓、5號樓的管道間內,是小區內老年人打牌、運動、看書的場所。采訪中,有位白發婆婆對記者說,小區周圍交通繁忙,沒有圍牆院落,老年人不能沒有這個會所啊。
記者在會所內還找到了一個用膠合板隔出來的圖書館。據介紹,本來圖書館在4號樓,2006年開發商拿出產權證將4號樓和6號樓的公共空間,約1000多平方米的面積強行對外出租,圖書館被迫遷至此處,而在5號樓的物業公司程經理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他接到了開發商限期遷出的通知,但只要業主不讓他走,他就不會走,這裡是業主的,他要為業主服務。
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開發商確有公攤產權證
針對業主對開發商所持產權證的質疑,11日上午,記者來到哈爾濱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核實情況。工作人員表示,負責人不在,無法接待采訪。記者隨後撥通了該局信訪處電話,接電話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產權證確實存在,但是具體情況還需要進一步了解。
開發商放棄出租 聽說采訪轉身就跑
12日上午10時許,開發商海富實業發展集團的負責人與業主委員會約談。該集團一位宮姓女負責人表示,小區公攤面積只有300平米,2002年8月21日哈爾濱房產住宅局官網上發表的稱小區內設2000平米會館一事,集團不知原委。要將會所和物業出租的行為是“李經理”個人行為,目前開發商已打算放棄出租念頭。
記者隨即提出正式采訪要求,但宮姓女負責人一行三人未予理睬,迅速離開。目前,業主們擬要求開發商出具承諾不再出租物業和會所的書面材料,以維護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