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5日訊 (記者 侯巍)在深入開展『三創』活動中,五大連池市和平鎮以全市『心連心、促和諧』千名乾部下基層活動為契機,在全鎮范圍內開展了『六進六促』助農服務活動,黨員乾部工作重心向農村傾斜,開展了多種幫扶和實效服務,推動了全鎮經濟社會和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政策進農家,促進富裕新村建設。在機關抽調了農村工作經驗豐富黨員乾部,深入各個村屯開展『送政策、送知識、送培訓』下鄉活動。開展了困難群眾對接走訪活動,除黨政班子每人包扶一名貧困戶和貧困學生外,另外選擇了27戶貧困戶、10名貧困學生。鎮、村135名乾部參與到『心連心、促和諧』活動中來,深入基層走訪420人次,為群眾發放『心連心、促和諧』便民服務卡5000張,為包扶貧困戶送去慰問品、慰問金2.6萬元,化解信訪矛盾8件。在惠農政策扶持下,全鎮形成養豬專業村一個,有可繁母豬300頭,年產仔豬10000頭,出欄生豬8000頭;形成養雞專業村一個,現存欄蛋雞5.6萬只,年產蛋量182萬斤;發展養鹿專業戶兩個,存欄150只。2011年農民人均純入達到了8900元,同比增長了13%。
二是活動進農家,促進文化新村建設。結合全市開展的『文化下鄉』活動,組織全鎮文藝工作者成立了業餘演出隊,舉辦文藝演出12場,湧現出鄉村文藝人15人。在農閑和節日期間舉辦了各種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活動中,引導群眾到農村書屋查閱科技圖書,上網瀏覽信息,滿足了群眾對文化知識的需求。同時,鎮文化中心利用上級配發的遠程教育移動播放器,在全鎮組織放映優秀國產影片4次,插播科教影片6次。
三是知識進農家,促進科技新村建設。以實施『科普示范工程』、『科普之冬』為載體,開展了科技知識進農村活動。舉辦科技培訓班11場次,培訓農民900餘人次,下發備耕生產宣傳資料10000餘份。充分發揮農技指導和鄉土人纔的示范帶動作用,采用『一幫一』或『多幫一』形式,組織黨員和農技人員上門為農民傳授實用技術,幫助農民尋找科技致富新途徑。以現代遠程教育為依托,開展了經常性科技培訓,幫助農民增長致富本領。重點加強了和平村、和安村、解放村等三個農業『示范園區』和四平村養殖業的扶持發展,發揮專業村的典型示范引導作用,帶動了全鎮其它村屯農民共同致富。
四是法律進農家,促進和諧新村建設。結合『六五』普法和平安村創建工作,開展了法律服務進農家活動。鎮黨員乾部和司法所工作人員送法進村、入戶宣傳,把『法律農家院』建在村治保主任家,每個村選出『知法懂法明白人』,肩負起組織、輔導、解答的職能,鎮司法所經常深入大院講課和指導,幫助完善制度,解決實際問題。
五是服務進農家,促進衛生新村建設。開展了計生、衛生進村入戶服務活動,力求為農民生活環境創造一個乾淨、整潔的優良環境。鎮計生辦人員下村240人次,先後深入9個村4300農戶家中,大力宣傳人口和計劃生育政策法規,引導農民群眾優生優育和開展衛生治理工作。鎮衛生院開展義診活動2次,在村屯設立諮詢臺1處,為農民解答保健諮詢36人次,免費發放藥品和避孕藥具價值3500元。
六是新風進農家,促進文明新村建設。結合全市開展的『三優』文明城市創建活動,開展了『五好文明家庭』、『雙學雙比』等評選活動,舉辦先進事跡報告會1場。在農民中進行了『十講十看』教育,即:講黨恩、講致富創業、講正氣、講法紀、講和睦、講文明、講科學、講環保、講衛生、講奉獻。通過教育和引導,使農民群眾學有榜樣、趕有目標,營造了團結互助、鄰裡和睦、移風易俗、文明向上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