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5日訊 (記者 侯巍)安達市將『三創』活動與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相結合,確立了『縣域經濟發展領先全省、搶先東北、爭先全國;創全國百強縣、創全國文明市、創哈大齊都市圈衛星市、創綏化中等城市群明星市』的『三先四創』目標定位,確保了『三創』活動創有目標、爭有方向。
以創新的銳氣確定『兩區兩城』發展方向。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水平規劃、高品位設計,加快實施『產業東移、城市北擴』規劃,著力打造『兩區兩城』,不斷擴大城市規模。力爭五年內將北湖生態新區建設成為新興的政治經濟中心、文化教育基地、居住旅游勝地、休閑餐飲樂園,打造天然濕地之城;將安東工業新區建設成高端產業園區、項目集聚之地、科技研發基地、生態宜居新區,打造現代石化之城。並以此為牽動,全面啟動實施市民廣場綜合體工程、溫泉生態宜居綜合體工程、城市新區商貿綜合體工程、城市廣場化社區工程、牛街整體改造擴建工程、客運樞紐建設工程、市場體系建設工程以及城市路網改造、生態綠化、節能亮化工程和宜居小區改造、特色街區打造等工程,逐步將安達建設成一個更具實力、更富潛力、更具魅力的新興中等城市。
以創業的勇氣構建『五大格局』發展體系。堅持紮實乾事,樹立高標准、保證高質量、實現高效率,深入推進『產業立市、項目強市』戰略,積極構建『五大格局』,有效夯實支橕框架。著力構建以油氣化工產業為主,乳肉食品、現代物流、生化制藥、建築建材、機械制造、風電能源、文化旅游、綠色蔬菜、牧草飼料產業並舉的『一主九強』高端化大產業發展格局;充分把握區位、資源和產業優勢,合理調整園區布局,全力打造安東工業新區為國家級工業園區,統籌整合打造10個市鄉村三級產業園區,著力構建形成『一區十園』統籌化大園區發展格局;加快推進重大項目集群化建設,以『四個五』項目群規劃為牽動,全力構建形成『一體四群』規模化大項目發展格局;加快發展裝備農業、規模農業、項目農業、設施農業和品牌農業,形成以糧、牧、蔬為重點的特色農業產業,著力構建『一帶五區』現代化大農業發展格局;堅持城鄉一體發展理念,加快制定完善『1630』城市發展規劃,積極打造1個中等規模城市、6個中心集鎮和30個公共管理社區,著力構建『一城六鎮』一體化大城鄉發展格局。
以創優的志氣推進『八大經濟』發展模式。堅持精細做事,高標准起步、高速度建設、高態勢推進,牢固樹立『開放開發、借力借勢』理念,全力發展『八大經濟』,切實增強競爭實力。繼續探索完善鄉鎮村經濟發展新模式,深入實施『雙百工程』,增加鄉鎮財政稅收,推進鄉鎮村經濟;充分發揮地緣優勢,重點打造面向大慶的紅湖國際高端產業園、萬寶山昇平油氣化工產業園、臥裡屯商貿物流園等,推進都市圈經濟;以城市為載體和發展空間,吸納要素,集聚資本,促進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生產要素高度集聚,實現規模效應、集聚效應和擴散效應,推進城市型經濟;創新政策、完善平臺、強化服務,大力吸引綏化乃至省內、國內眾多企業、眾多項目入駐安達,推進異地經濟;依托現有產業體系和園區承載能力,探索技術研發原創、項目孵化成熟、產業生成壯大的有效途徑,延長產業鏈條,提昇產業豐厚度,推進產業型經濟;發揮良好的區位、資源和產業優勢,打造全省領先、全國聞名的『安全穩固奶源、優質飼草牧草、澳牛飼養繁育、風電能源』等『六大基地』,推進大基地經濟;面向國外、境外,重點瞄准東北亞、港澳臺,以外資、外企、外貿為突破口,積極運作天然氣開發、澳洲風情小鎮等項目,推進外向型經濟;立足於資源優勢、產業基礎和城市功能,重點盯住世界500強、全國50強企業,引進研發中心、銷售中心、制造中心、裝配中心和結算中心,推進CBD總部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