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6日訊(記者 侯巍)鶴崗市把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為民服務作為深化創先爭優活動的重要內容,努力讓群眾感受到創先爭優帶來的新變化。
亮出黨員身份,增強黨員意識。開展了“三亮三比”活動,努力形成爭創氛圍。一是亮身份比形象。通過佩戴黨徽、工作牌、服務卡、設立黨員公示欄等方式,強化自我約束,接受群眾監督。組織開展了先優崗位授牌儀式,經群眾評議,為全市1826名窗口單位黨員授予黨員先鋒崗工作牌,鼓勵他們立足崗位創先爭優。亮職責比作風。通過設立電子顯示屏、展板、開設服務網站、發放便民服務手冊等形式,亮出工作職責,對照職責抓落實、履職盡責當先鋒。推行了“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崗位負責制”,做到群眾辦事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使窗口單位成為“服務群眾的前哨、構建和諧的窗口”。亮承諾比績效。組織窗口單位黨組織和黨員結合本單位特點和崗位實際,把單位和個人服務承諾、完成時限和兌現情況在公示欄、辦公桌臺簽和網絡平臺上定期公示,展示踐諾情況和工作業績,做到“亮出承諾、作出表率、提高績效”,營造了濃厚的比學趕超氛圍。
創新工作方式,提昇服務水平。推廣便捷式服務。組織全市35個服務部門入駐市人民辦事中心大廳,提供服務項目225項,努力為基層群眾辦事提供方便。在街道社區推出了“便民服務臺”,居民憑借服務指南手冊,向社區申請所辦事項,由社區免費提供服務,由社區把辦結手續送達居民手中。開通便民服務臺後,全市122個社區共為基層群眾免費提供服務2680餘次。推廣全天候服務。窗口單位通過預約服務、公開辦事人員手機號碼等方式,將服務延伸到8小時以外。去年以來,全市各窗口單位共為群眾提供8小時以外服務562人次,事項辦結率達到了100%。市、縣涉農部門建立了“乾群聯心卡”制度,把黨員乾部服務特長、手機號碼印在“乾群聯心卡”上,發放給農村種、養殖大戶,免費為其提供全天24小時服務。
加強作風建設,樹立良好形象。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通過在機關和窗口單位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引導機關、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黨員乾部在改進作風、提高工作效率、提昇服務質量上創先進、爭優秀,當先鋒、做表率。活動中,共評選出先進基層黨組織標兵30個,優秀黨員標兵100個。開展“優化發展環境百日專項治理”活動。成立了由市紀委牽頭,市委有關部門組成的專項督察組,著力解決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粗暴執法、無證執法、刁難勒卡,欺行霸市、強買強賣等危害企業生產經營秩序的違規、違法行為。活動中,共整頓違規、違法行為12起。三是開展“四治”活動。著力解決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黨員乾部工作作風庸、懶、散、軟問題。全市共成立8個暗訪組,開展暗訪42次,共查出工作作風庸、懶、散、軟問題86個,處理違紀黨員乾部26名。
服務基層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全市各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在市委開展的“百千萬”(百名領導包項目、千名乾部下基層、萬名黨員認窮親百千萬)活動中,站排頭,做表率,立足服務基層、服務民生,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為基層和群眾送理論、送政策;為基層和群眾送技術、送經驗。各窗口和服務行業充分發揮業務優勢,把技術和經驗傳授給基層、交流給基層。為基層和群眾送項目、送資金。市農機總站、市科技局、市發改委等單位為所包扶的基層單位協調項目、爭取優惠政策;市直機關工委為對接村屯協調貸款150萬元,解決了50戶農民購買農資產品和建冬儲冷庫資金缺口問題。截至目前,各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共為基層單位協調項目12個,為貧困群眾送慰問金130餘萬元。
實施有效監督,確保群眾滿意。開展組織監督。制定窗口單位創先爭優考評辦法,建立健全規范服務、操作流程、追蹤問效、考評獎懲等考核監督制度,組織督察組定期進行督促檢查,提高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創先爭優的自覺性。開展輿論監督。在市電視臺開設“民生動態”欄目,對窗口單位工作狀態不佳、服務態度不好以及群眾反映的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進行曝光,督促整改,以反面典型督促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改進作風,努力爭創一流服務。開展社會監督。組織開展“行風評議”活動,組織群眾評議窗口單位服務情況,並把評議結果向社會公布,推進了窗口單位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