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7日訊 一位綠化專家透露,哈市早年曾經對丁香花投入大量科研力量,哈爾濱市丁香花在多的時候達到十餘個品種。那時哈爾濱的街路、廣場到處都能看到丁香花,每年五月香飄滿城。
綠化專家馮美瑞介紹,作為市花,丁香花曾經受到了禮遇,每年有科研人員對全市丁香花進行普查,選取優秀的品種掛牌保護,將適合的品種『選種、育種』在苗圃基地進行育苗。
隨著城市發展,我市丁香花卻並沒有按照良性的循環發展,近兩年丁香種類開始出現減少趨勢。很多市民發現以往隨處可見的丁香花『難以看到了』。據專家不完全調查顯示,丁香花種類只剩六種左右。近些年,城市的道路寬了,綠地窄了,樹形『支棱八翹』的丁香不適合重新栽在狹小的綠地裡,丁香不再受人待見。失去了『最受寵』的頭銜,丁香從2008年的『每兩株灌木就有一株丁香』的數量急轉直下。近些年來,呼和浩特、西寧和包頭這些北方城市紛紛把丁香定為自己的市花,並在種植數量上大有趕超冰城丁香之勢。
一條街路可種多種丁香
『哈市灌木栽植,無論庭院、街路、廣場,首選丁香花是毋庸置疑的。』園林專家聶紹荃說,『在太陽島芳翠園、兆麟公園、文化公園內,步入園門,都可見到成片的丁香林,許多樹的樹齡都超過半個世紀。這些丁香樹,不僅深受市民喜愛,每年還吸引著許多林學家、園林專家專程前來觀賞和研究。』
每年5至7月,在黑龍江省森林植物園內,成片的丁香林接連開花,爭奇斗艷,滿園飄香。聶紹荃建議,今年我市多條街路實施丁香景觀建設中應種植這些不同花期的丁香花。聶教授介紹,每年春季,約5月份,最先盛開的是紫丁香和洋丁香,6月份盛開的是暴馬丁香和小葉丁香,7月份盛開的是紅丁香和遼東丁香。經過近年的科學培育,丁香的花期也延長了很多,三季丁香會從春末一直盛開到初秋。
加大苗圃培育是『源頭』
在最近的一次綠化工作會議上,苗圃基地建設問題再次被市領導重視,丁香培育問題也被納入近期規劃。
綠化專家張志相認為,園林科研工作是一個城市綠化的最基礎保障之一,我市近年來在這些方面投入不多。一個好樹種,需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纔能培育出來,但其長遠效果是讓城市綠化得到長足發展。只注重短期效益必然會導致『本地苗圃沒有本地苗,想栽樹的時候沒有苗。』據了解,同樣將定向作為市花的呼和浩特等城市,最多一年科研經費投入要上千萬元,相比之下,哈市科研培育工作投入有很大差距。
馮美瑞同樣認為,加強苗圃建設是讓『市花』再次鋪滿城的重要保障,苗圃基地是基礎。不僅是丁香,其他本地樹種都面臨科研培育和本地育苗、馴化的過程。
最老洋丁香:
和平?賓館庭院內,一株洋丁香已逾百載,復地面積達數十平方米,株高4至5米,徑粗13至16厘米。
最老華北丁香:
在南崗幼兒園內,1935年栽植。
市民有望再聞丁香滿城香
哈爾濱的丁香種植歷史與城市發展史基本同步。作為城市市花,丁香花曾經被廣泛種植。但專家調查發現,近年來我市丁香品種呈現減少的趨勢。記者從綠化部門獲悉,今後我市苗圃規劃樹種選擇將首選丁香,丁香飄滿城的情形有望在幾年內實現。
各區補植丁香樹超萬株
在今年的綠化規劃中,將實施17項丁香景觀建設。這是繼我市太陽島丁香園、群力丁香園之後,又一年大規模的種植丁香。記者從各區綠化辦了解到,在今年各區補植的樹木中,丁香花補植量超過萬株。無論是規劃還是補植,都在努力維護『市花』的地位。
綠化專家張志相認為,丁香花之所以能成為市花,就在於它是哈市第一花。作為哈市本土花,最能代表哈爾濱的特色、自然環境、精神面貌。張志相還記得,1988年4月12日,丁香被確定為哈爾濱的市花,哈爾濱因此有了『丁香城』的美譽。總的來說,丁香適合在哈市種植、生長,是因為它『皮實』,幾乎無病蟲害。它適應性強,耐半蔭,耐寒,耐旱,易繁殖,適於粗放管理。